何正熙出生在大巴山的一个偏远山村。虽然他的家乡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但是任村支书的爷爷是他最重要的启蒙老师,让他早早地在幼小的心田种下了报效祖国的理想种子。而天生喜爱科学的他也悄悄地把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作为自己的偶像,并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对祖国有用的人。为了督促自己,他在自己的床头用毛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勤”字,时刻提醒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00年,还不满17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了自己的“核”生活。2004年,他又考进了有“核动力工程摇篮”之美誉的核动力院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刻苦学习,2007年获得了核能科学与工程的硕士学位。当时正值我国核电大发展的黄金阶段,正式参加工作来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研一线的他,马上参与到了岭澳二期工程和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中。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品创新之甜
在设计工作中,何正熙逐渐发现标准体系基本都是国外的、系统架构也基本是国外的、核心设备还是国外的!那什么才是我们的呢?而核技术事关国家安全,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中华名族的脊梁。身为一名核动力人,大量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让何正熙倍感压力,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2014年,在“华龙一号”先进堆芯测量系统研发攻关中,突然发现一种安全级连接设备国内没有单位能够生产,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同时外商不同意根据我们的要求来更改接口。这意味着要用昂贵的“洋货”,还得修改已经做好的设计!残酷的现实让课题一下进入到了两难的境地。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何正熙果断提出:我们就自己搞!这时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因为这个设备全球也就只有寥寥几家国际大公司能够生产,自己搞,没有任何基础,如何能够短期之内完成研发呢?何正熙笑着说:“外国人也是从无到有,既然他们能搞出来,我们就一定可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是全新的领域,涉及到机械、材料、电气、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何正熙马上组织课题组开展全方位调研。“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我们已有的成就是我们未来的基础,而不是束缚我们前进的枷锁,不能画地为牢,要敢于突破!”何正熙如是说。通过课题组的艰苦攻关,这个安全级连接设备从概念到实物、从简陋到完善,一步一步地出现在课题组面前。正当大家都开始为成果感到满意的时候,何正熙突然对大家说:“安全级连接设备是共性设备,除了我们需要外,国内还有很多其他单位也应该有需要,我们既然研发出来了,就应该打破国外垄断,服务国内,放眼全球。”很快,多规格、多用途的系列化安全级电气连接设备研制出来了,并顺利通过了老化、辐照、地震以及模拟核电厂失水的LOCA试验等系列考验,证明在事故以及严重事故条件下能够完好保持设计功能。该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
享攻关之乐
2015年,国家某新一代试验堆项目面临着是否选择更先进的全数字化系统的决策问题,决策的难点是如果选择先进技术路线,相关技术国内尚不成熟,选择传统技术,未来几十年运行保障面临问题。何正熙深知上级领导机关在这个问题上的担心,他在对项目的总体进度要求、技术风险点以及已有技术储备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选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路线是战略上的,面临的风险和困难是战术上的,我们已经通过几十年技术积累,有能力有信心突破这些技术困难。通过研究分析,拿出了攻关思路,上级同意了采用全数字化的技术方案,通过两年多的攻关,终于完成了首台套设备科研,并在国防科工局的监督下完成所有鉴定试验,取得了科工局颁发的首个核安全级DCS制造许可证,为核动力的神经系统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为了全面提升“华龙一号”核心关键系统的总体技术水平,何正熙主动请缨,承担了三代核电棒控棒位系统研发任务。为了赶上工程需要,项目组苦战380天,完成了所有的技术攻关、系统设计、样机制造,并一次性通过了1200万步热态考核试验验证,特别是全新研发智能化处理技术在将棒位测量精度提高一倍的同时,把原来需要半个月的调试工作缩短到了一天以内,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技术水平。在2018年4月核能行业组织的鉴定会上,以叶奇蓁院士、孙玉发院士为组长的专家团队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技术鉴定,认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何正熙的牵头组织下,先后完成了“华龙一号”堆芯冷却监测系统设计和设备研制、三代核电棒控棒位系统研制、三代核仪表系统研制、安全级电气连接器研制、主泵转速测量系统研制,以及自主龙鳞安全级DCS在某工程试验堆的首次应用,牵头完成了新一代核动力智能仪控总体方案论证等创新性工作,先后获得了近30项专利授权,获“中核集团首届彭士禄核动力创新青年人才奖”“四川省首届天府万人科技菁英计划”和“2019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青年优秀创新人物奖”。
每当谈起这些的时候,他总是说,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从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十八大、十九大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都在不断强化科研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能有幸成为中国脊梁的一部分,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勇攀科技高峰,挺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