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访问量:
专题策划
扶贫书记丨激发后腰村脱贫的“核”动力 ——记江苏核电驻后腰村“第一书记”伏学立
时间:2020年12月02日 来源: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点击量: 分享:

伏学立,一名普通的核电员工,两年前挂职任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后腰村第一书记。在这个江苏省定贫困村,他度过了两年驻村扶贫时光,参与了后腰村脱贫摘帽的全过程。前不久,伏学立讲述了在后腰村贫困村扶贫的难忘经历。

image.png

伏学立( 左 )与贫困户共度除夕

难啃的硬骨头

灌云县有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叫后腰村。这个村地处苏北,不靠山、不临海,几乎没有任何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条件。

2018年4月,伏学立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来到后腰村,挂职后腰村第一书记。

走进这个不大的行政村,伏学立看到的是一条条狭窄的泥土路蜿蜒地穿过村子,一片片低矮的瓦房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农田间,却见不到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全村甚至连一盏路灯也没有,到了晚上一片漆黑。

村支书老杨向伏学立介绍说,后腰村村民人均才不到9分地,全都是收益微薄的稻麦种植,村子有贫困户57户138人,重病残户40多户。村里既无集体资产,也无集体产业,村集体经营收入年年挂零,欠款倒是一堆。特别是基础设施落后,电灌站也不够用,灌溉时节常常会因为“抢水”发生纠纷,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当地还有句老话叫“嫁女不嫁后腰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后腰村走不出贫困的恶性循环,成了苏北最穷的贫困村之一。

党中央吹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以来,就像中华大地千千万万个贫困村一样,脱贫的曙光照亮了后腰村。伏学立暗暗下定决心:有党和政府撑腰,有“娘家”江苏核电的支持,两年内,也就是到2019年底,一定要让后腰村彻底脱贫摘帽。但面对江苏省脱贫标准,村集体可持续年收入必须达到18万元、贫困户可持续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伏学立也深深感到了压力山大。

让脱贫的心热起来

压力就是动力。伏学立迅速进入角色,带着干部村民一边不断和各级扶贫专家交流探讨发展思路,一边频频跑回“娘家”争取支持。

江苏核电党委领导坚定地对伏学立说,一切困难都不用怕,江苏核电是后腰村的坚强后盾。“娘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江苏核电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两年超额拨付后腰村精准扶贫资金达250万元。

“娘家”的支持给了伏学立莫大的信心。有了钱,他和干部村民一起根据后腰村自身资源禀赋特点,结合各方指导意见,制定了后腰村脱贫两年发展规划,确定了通过增收产业为主、兼顾基础设施提升来达到脱贫目标的工作思路。

找了“娘家” 再找“婆家”

拿着规划,伏学立又跑“婆家”江苏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找支持。基于发展规划的切实有效、远景较好,又争取到了江苏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两年支持扶贫资金147万元。这样,落实后腰村两年发展资金达397万元。

得知有了这么多资金支持,后腰村干部村民脱贫的心不知不觉地热了起来,村干部的认识也从一开始的“谁来也没用,脱贫没那么容易”,逐渐转变成“现在再脱不了贫,对得起谁” 。

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扶贫是根。”伏学立和村干部一致认定,要优先把扶贫资源向增收产业倾斜,增强后腰村造血能力。

在伏学立的努力下,后腰村第一步成立了灌云绿田青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连栋大棚果蔬种植产业。2019年8月,大棚里第二茬西瓜长势喜人。就在大家兴奋地期待丰收时,超强台风 “利奇马”悍然来袭。这是后腰村产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危机。伏学立的心也跟着紧紧揪起来了。

好在前期建设工作做得扎实,大棚建设质量较好,在周边别的大棚基本都损坏的情况下,后腰村大棚“岿然不动”。

大棚没事了,但滂沱大雨导致河沟溢满,大棚排水不畅,一旦水漫到大棚内,棚内西瓜将毁于一旦。在这个紧急关头,伏学立带着村民连夜冒雨排水,排水泵和人工齐上阵,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终于保住了大部分西瓜。而60多岁的老会计却累得当即住进了医院,伏学立也累得直不起腰来,整个人都虚脱了。

就这样,连栋大棚产业艰难前行,终于开花结果,第一季产品西瓜卖出14余万元,这是后腰村有史以来第一笔产业收入。

大棚产业每年至少能出产品三季以上。有了大棚产业,村集体脱贫就有底了。伏学立还把部分棚免费分给贫困户种植,再加上务工收入和国家兜底保障,贫困户收入基本上有了保证。

伏学立和村干部盘算完,都很振奋。这时候,后腰村又一个更稳定长远的增收产业“翩然而至”。

给脱贫注入核动力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江苏核电创新发挥优势,帮助后腰村建立空气过滤器制造厂。厂子生产的空气净化系统过滤器,可用于核电厂、电子厂、医院等各类有净化需求的厂房,每年至少盈利20万元以上,还能解决5个村民就业。

这个产业因其可预见的稳定长远收益,受到江苏核电、帮扶工作队、地方政府和后腰村的高度重视,而伏学立这个连接各方的“纽带”更是顺势而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伏学立对扶贫项目的推进效率抓得特别紧,他深知早一天脱贫摘帽,后腰村老百姓就能早一天过上更好的生活。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克服重重困难,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从项目申报到建成投产。江苏核电随即签订三年采购订单460万元,这个订单确保给后腰村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较稳定的收入,让厂子可以免除风险专心发展壮大。

有了大棚果蔬种植和空气过滤器制造这两个稳定的产业,后腰村脱贫就不愁了。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后腰村村集体产业强起来了,伏学立还惦记着全体村民。

村集体连栋大棚的成功示范,让村民看到了眼前致富鲜活的例子,也让伏学立带动大家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水到渠成。后腰村趁势而上,发展稻蟹混养、扩大大棚果蔬、经济树草近1200亩,村民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打工赚钱,千百年来的穷土地长出了富果实。

伏学立向灌云县里各个单位积极争取,实施了一批基建提升项目。新建水泥路2500余米、小桥两座,电灌站两座、水渠3000余米,彻底改善了后腰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实县里集中改善居住部署,100余户村民从“准危房”乔迁新居。

扶贫资金要花在刀刃上。后腰村原村部是危房,村干部通常是“游走式”办公,如今新建党群服务中心,解决了村民办事找不到村干部的难题;还新建了核电文化广场和大舞台,给村民文化生活提供载体; 135盏崭新的路灯矗立在村里,后腰村的夜“靓”了起来;组织教育帮扶夏令营,帮助贫困村50名优秀学子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促进他们立志成长成才……

短短不到两年,后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以往基础设施薄弱陈旧到现在路桥站渠完备;从以往全村零高效农业,到现在80%以上农田发展高效农业;从以往贫困户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到现在全部超过6300元;从以往村集体年零产业收入,到2019年村集体产业收入在40万元以上;从以往远近闻名的穷村,到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明星村,发展成果在《连云港日报》上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后腰村完成了破茧成蝶,摘掉了多年的贫困村帽子,伏学立也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扶贫任务。 

2019年3月,伏学立结束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回到江苏核电。临走前,村支书老杨拉着他的手迟迟不愿松开:“后腰村能有今天,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核电公司!感谢伏书记!即使你以后不在后腰了,你也永远是我们的第一书记!”

最后,老杨满怀信心地说:“你放心,有你现在打下的底子,明年我们村一定会挤进灌云县十强!”

听到这句话,伏学立两眼顿时湿润了:扶贫重在扶志,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两年的巨大变化已激发出后腰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摘帽只是起点,后腰村乡村振兴的曙光就在明天!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