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访问量:
部门栏目访问量:
智库研究
智库丛书特别推介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年05月09日 来源:《智库丛书》第五卷 点击量: 分享:

编者按: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已完成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发产业先声的智慧文萃,是行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产业前途命运进行思考的思想文库。自2023年3月起,协会微信公众号将精选大部分文章与广大读者共享。

今天推出的是“特别推荐”板块文章《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12123.png

董保同

国家核安全局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核政策法规研究


文章摘要

核工业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60 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促进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核工业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新时代的核工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时代主题”,坚持“四个面向”,把握战略机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与科技发展前沿,在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核工业人白手起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华龙一号”三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四代反应堆、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等大国重器,建立起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跑到并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作出了系列决策部署,核工业迎来了继“两弹一星”以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原子能机构作为核工业的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先进堆、聚变装置等一批国之大器相继建成运行,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学科实验室等核工业创新体系不断趋于完善;独立自主的核燃料体系建设得到提质升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内、国外成功商运,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核技术在工、农、医、环境、安全等领域形成了完备的应用产业体系;核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核工业人必须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战略部署,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切实提升核安全、核安保、核应急保障能力,厚植核安全文化,使追求卓越、确保安全成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搞好技术储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注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核工业科研、生产、建设、人才体系完整的优势,推动从铀矿勘查开采、转化、浓缩、元件制造、反应堆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核能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非能源核技术应用产业,重点打造一批核技术应用产业品牌,提高核工业体系的整体效能;更加注重开放共享,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和核技术在工农医环安各领域的应用,使核技术更广泛地造福民生;为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推动我国建成世界核工业强国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战略支撑和力量保障。

1我国核工业实现了跨越发展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也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核工业创建 60 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核工业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国家原子能机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核工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推动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跨越发展,产业供应链得到进一步完善,核科技关键设备和材料领域技术攻关实现多点突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1.1核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串列加速器、放射化学实验设施、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等一大批核科技研发设施先后建成投用;核聚变能利用等关键前沿技术取得新突破,EAST 装置实现 1.2 亿度 101 秒运行、HL-2M 装置建成并成功放电;多家创新中心与核技术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以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学科实验室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针对核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瓶颈性问题的原始创新与自主创新得到全面提升。

1.2核燃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独立自主核燃料体系质效齐增,第三代绿色采铀技术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 铀转化、铀浓缩技术实现升级换代,自主核电燃料元件实现工业应用,“天—空—地—深”铀矿勘查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乏燃料后处理自主科研攻关全面开展;一批中低放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成投运,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实验室开工建设,放射性废物治理能力体系基本形成;辐照加速器、高精度核分析探测仪器、核级工业控制系统软件等“卡脖子”设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技术含量高、辐射范围广、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高端核能装备制造产业进行了重点布局。

1.3核能发展进入世界前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安全性能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国内外首堆均已并网发电;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示范快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模块化小堆示范工程“玲龙一号” 按计划推进,引领全球核能创新的新风向。目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总容量跃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发电总量中的核电占比首次突破 5%,为面向“双碳”目标的能源体系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1.4核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核技术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材料改性、无损检测、辐照育种、食品农产品辐照加工、核医学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核技术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代替传统化学灭菌,将医用防护服灭菌时间由原来的 7 ~ 10 天缩

短为 1 天,大大缓解了疫情地区日需 10 万套防护服的燃眉之急。在疫情防控的吃紧关头,利用辐照技术对医用防护服进行灭菌处理,约占前期供给总量的50% 以上。

1.5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加强顶层谋划,对核工业治理体系进行系统优化,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在高度重视核工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核安保、核安全、核应急、核退役治理以及核信息传播与公众沟通等核工业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已逐步形成。一是持续提升国家核安保能力,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不断优化核设施实物保护系统和核材料管理体系。二是推动核应急法规标准体系、组织体系、预案体系、技术支持和救援能力体系逐步完善,加快提升核应急准备各项能力。三是加快推进老旧核设施退役治理,加强核安全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不断提高核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四是不断深化核科普宣传和公众沟通,围绕特定主题或热点话题定期举办核领域论坛,组织形式多样的核科普活动。

2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我国核工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不论是核能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还是核能支撑体系和供应链,都已经站在了可以和世界核能发达国家比肩的位置。与其他几个主要涉核国家相比,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主题不同。美国核电站平均运行年限已超过 40 年,所以核能产业的主题是延寿,将核电机组寿期延长至 60 年甚至80 年。日本福岛事故之后核电大规模停运,所以他们的主题是重启,但福岛核事故11年了,重新获批启动的核电机组也只有10台。而中国的核电厂、核设施都还比较“年轻”,新一代核电技术正在稳步推进,且肩负助力“双碳”目标、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任,所以我们的主题应该是创新发展。

2.1聚焦“时代主题”

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都对核工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迫切需要实现更快、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核能作为稳定基荷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年增长率保持在15% ~ 20%,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安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2.2瞄准战略前沿

核工业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典范。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核聚变、四代核电技术、中微子等专题均是最尖端的科技创新。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虽然我国核电占比只有 5%,但核发电量已达 4 千亿千瓦时,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各种电力的发电量,核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在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核技术在治疗癌症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医药等成为了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 核工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新机遇期,核工业人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推动核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2.3多措并举促创新

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新一高”的要求,核工业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不断推动核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推动核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高效利用,推进现有大型科研设施优化升级。二是加强原创性技术成果创新,加强核科技重点项目的策划与高效实施,加大力度推进具备四代核电特征的重大核能工程的建设,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核材料和核工业相关软件研发等领域的联合攻关,加强数据积累和应用,补齐行业发展短板。四是聚焦核科技未知领域,探索重大科学前沿,提出原创性科学思想,以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五是加强核物理、放射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体系建设, 通过基础创新,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六是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核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形成新产业、催生新业态,推动核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整体跃升。七是高度重视精神传承与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核信息传播及科普工作。

2.4推动产业发展做强做优

推动核能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加强全面统筹和超前布局,一是完善法律体系。加快核领域基础法——《原子能法》的出台, 进一步管理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引领行业发展,为行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开、可预期的氛围。二是加强顶层谋划。坚持需求导向,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推进行业规划和科技规划的实施和落地。在出理论、出方法、出标准、出专利方面下功夫,抢占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三是提升核燃料产业竞争力。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推动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核燃料循环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完善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四位一体”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根据核电发展需求,适时组织铀纯化转化、铀浓缩、燃料元件产能建设,加快补齐核燃料循环后端能力短板,打造核燃料加工产业新格局。四是加快先进核能研发和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提高高温气冷堆等新一代核电堆型的经济竞争力,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谱系化产品;着力改变单纯注重核电发展的固有模式,积极推进核能产氢和核能供热等综合利用技术, 进一步提高核能产业竞争力。五是拓展核技术应用。把核技术非能源应用摆到重要战略位置,搭建核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平台,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把核技术应用产业积极融入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建关联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着力在医疗卫生、环境治理、公共安全、辐照加工等具有竞争实力的核技术应用领域,加速产业升级,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品牌,带动整个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

3 结束语

回首过去,我们确实应该有中国核工业的自豪感。中国核工业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复兴、与国家共命运,历经风雨,走过了 67 个春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中华儿女挺起了民族脊梁。新时代,我国核工业面临“两弹一星”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展望未来,我们确实应该有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心,把握好战略机遇,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与科技发展前沿,乘势而上,推动核工业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本文刊载结束)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