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从“两弹一艇”到“核能综合利用”,点燃心中那团火,阔步在建设核强国历史征程中
时间:2024年08月12日 来源:中核集团 点击量: 分享:

60年前,这片曾经在地图上没有标注的禁区,拉开了新中国核武器研制大幕;

54年前,在西南大山深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诞生;

39年前,“红船”启航的地方,中国核电摇篮——秦山核电正式起步。

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个核潜艇到第一座核电站,从国之盾牌到大国重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之路。而气势恢宏的核工业历史画卷写就着大国底气从核来。

六天三地,从北到南,跨越5035公里,从“两弹一艇”到“核能综合利用”,一场涤荡灵魂,探寻大国底气从核来的路程开启。

1723420681518013.jpg

在那遥远的地方,梦想启航

7月的金银滩,凉意习习,阵雨磅礴。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还记得情歌王子王洛宾脍炙人口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吗?那遥远的地方正是青海省海北州的金银滩。也正是在这里,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旧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降生于此,这里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60多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这片西北荒漠,投入到研制原子弹的“大会战”中。

60多年后,随着“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第三条线路开启,来自科技日报、CGTN、中国日报社、环球时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网络大V,怀着对历史的崇敬、追寻着前辈的足迹,来到二二一基地。

跨越一甲子时光,在金银滩这个神秘的地方,现实与历史交汇,两个时代的青年就这么相遇了。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面对西方核大国的核威胁,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然而,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政府撕毁了所有协定,撤走了专家,企图把中国核工业扼杀在摇篮里。党中央作出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走进原子城纪念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镜头,一帧帧徐徐展开……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翔实的史料展品、一幕幕感人的奋斗场景,述说着第一代核工业人殚精竭虑的创业故事。他们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筚路蓝缕、隐姓埋名、艰苦创业,用智慧、血汗乃至生命浇铸着核工业人心中最神圣而伟大的强国梦。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忘我奋斗创造的一个个传奇,浮现眼前,触手可及。

那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的年代。1958年7月,邓小平同志批复同意代号02工程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即221基地),正式开始建设……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声巨响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武器。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的惊世伟业,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振奋了民族精神,为新中国争取了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

乘车缓缓进入金银滩,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科研辉煌的景象逐渐展现在眼前时,媒体团的所有人都备受震撼。随着参观原221基地的爆轰试验场、上星站零次列车,还有一分厂庄重肃穆的厂房,在这片充满科学梦想与奋斗汗水的地方,每一阵风似乎在低语讲述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1723420695607518.jpg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德令哈路二二一小区的中核221“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内,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王俊卿讲述着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我当时响应国家号召,1964年1月从部队转业来到国营二二一厂,从事炸药浇筑、压装、炸药成型等工作。”“生产炸药是极具危险性的工作。我们需要手工搅拌炸药粉末,并将其浇入模具中制成炸药饼。每次搅拌炸药时,都要戴上厚厚的口罩和手套,即便如此,炸药的气味还是让人难以忍受。工作结束后,全身都会被汗水湿透。”王老回忆道:“那时候的人,心里想的都是如何为国家做贡献,别的啥都没想。”

危险,还并不是他们面对的全部。金银滩高寒缺氧,一年里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袄。恶劣的天气时时考验着核工业创业者的身体。

站在金银滩这片草原上,即使是一年中最绚烂的7月,即使记者一行只是走走停停,没有繁重的攻关任务,大家依然感受到各种不适,而他们在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一干就是30多年。

很多人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上。穿行原子城纪念馆,延伸至纪念碑的小路两边竖立着被锈蚀的巨大钢板,上边密密麻麻地刻着曾经为核事业奋斗,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业者们的名字。那一刻崇敬之情油然升起,是他们让我国挺起了脊梁。

1723420707874704.jpg

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上记录着这样的一段话:广大核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进行了16次核试验,实现了核武器化过程……壮了国威、壮了军威……

图片

劈波斩浪,逐梦碧波深海

7月的夹江,树林稠密,潮湿闷热。

历史的纵深,决定了战略的高度。

从金银滩到909基地,从原子弹、氢弹,到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发,用历史的长镜头望去,在那个激荡的年代,在祖国大地上,正在谱写着“大国底气从核来”的壮美史诗;从世界维度的广镜头去俯瞰,更能深沉地理解第一代核工业创业者们的光荣与梦想、跋涉与执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展览馆,历史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奔涌而来——

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核潜艇相继下水,装备核潜艇成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决定自主研制核潜艇。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中央呈送《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中国核潜艇研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同年,潜艇核动力设计团队组建,并开始初步设计。

第一代核动力人为了响应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从全国各地汇聚到祖国大西南深山,用短短5年时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解决了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中最关键的动力问题,也第一次实现了核能发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唐传宝表示:“从此,我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至现在,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征程……”

1970年8月30日,在中国核动力事业历史上,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度核电。同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经过4年的海上试验,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并交付海军正式服役。

大国底气从核来,威武的史实,让媒体团满怀崇敬与期待地来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代号九〇九基地。大家依次参观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部旧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指挥部,彭士禄、赵仁恺旧居等,尤其当走进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昏暗的灯光,纵深的走廊,按钮闪烁着红绿黄光的陆上模式堆总控台,让人瞬间穿越时光,回到那个“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激情岁月里。

在那个岁月里,909基地条件尤为艰苦。核工业创业者们在初创业之时,喝的是稻田和池塘水,住的自己盖的草棚和干打垒房子,所有的关键设备都是人扛手提,翻越十几公里山路才运抵现场。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操纵员高星斗老先生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1966年西安交大毕业的,1968年来到四川参与核潜艇的建设,从核潜艇的诞生到退役,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程。1968年,正值八千军民大会战时期,基地条件极其艰苦。身处深山,交通不便,仅有羊肠小道可通过,住宿条件也是极其简陋,大家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棚中。当时需要挖深搭建20多米的厂房,为了能加快工期,来自各大高校的160多名学生,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山辟路,建设厂房。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大家以毛主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动力,三班倒、连轴转,全身心投入建设。”

在那个岁月里,简陋斑驳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指挥部从未有过如今的安静,无数次的讨论、决策与部署在这里持续上演,直到核潜艇从无到有奇迹诞生。

核能综合利用,造福民生

7月中旬的海盐,骄阳似火,热辣滚烫。

“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是我国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指出,“二机部不能光是个爆炸部,还要发展核电。”新的号令发出,新的方向确立,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启了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

于是,在“红船”启航的地方,我国核电事业的摇篮——秦山核电孕育而生。

在中国核电科技馆的墙上,一块石英钟端正地挂着。在馆内略显昏黄的灯光下,一束光打在时针和分针上,指针定格在0时15分。它记录着三十余年前的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30万千瓦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的历史性瞬间。那一刻,我国核电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迈出了从无到有的重要一步。

以此为起点,在华夏大地上,承载着核电人的梦想和汗水,一幅波澜壮阔的核电发展画卷,缓缓铺展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先后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了核电型谱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中核集团自北向南建成了田湾、秦山、三门、福清、昌江五大核电基地。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创新,秦山核电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秦一厂到秦二厂、秦三厂,再到方家山,秦山核电人一步步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电发展之路,为全球的核电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秦山核电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能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国底气正是源自这份对核安全的坚守,对核技术的构建、对核能综合利用的探索以及核工业人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吴炳泉详细介绍了秦山核电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如今,秦山核电已安全运行超160堆·年,累计发电超8200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7.5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12个西湖景区。

作为清洁安全高效的基荷能源,核能除了发电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了解,核能除在供热、供暖、供汽等领域应用外,还可在同位素生产、制氢、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广泛利用。目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局面。

“看,这个就是核能供热的供暖管道。”参观秦山核电期间,让媒体团充满好奇的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展现在眼前。

“自2021年12月投用,浙江海盐县已经连续三年采用核能集中供暖,是南方首个实现核能集中供暖的地区。”秦山核电通过自主设计制定了全球首座全模块化核能供热首站建造方案,利用核电基地机组剩余热功率,通过先进的热力传输技术,将温暖送至海盐县的居民小区、公建设施及工业园区。

秦山核电核能供热项目的成功实施,让海盐的冬天更加温暖。在核能供热项目温暖人心的同时,秦山核电在同位素生产领域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2024年4月20日13时48分12秒,随着一声令下,碳-14靶件从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这是中核集团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基于秦山核电在同位素生产领域的优势,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秦山核电积极打造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将更多的核技术应用和同位素产业带到海盐。

事实上,不仅秦山核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也积极从事核技术应用的开发研究,形成了较强的同位素生产、放射性医疗设备研制、放射性药物研发与生产能力。2024年1月30日,由核动力院设计、建造的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试验堆正式开工建设。医用同位素堆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是核动力院打造中国“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新国家名片。该堆建成后初期将解决部分国内紧缺同位素及药物需求,中期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实现数种新型医用同位素国产化,长期将达到国际领先,彻底解决国内医用同位素紧缺和核医学发展的难题,成为全球医用同位素及药物的重要供应基地,减少疾患痛苦,造福人民群众,将国内医用同位素药品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

面向未来,核能正在以其不同的形态,造福人类。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