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疫情,使统管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的中国宝原公司迎来高光时刻。
作为核行业的“轻骑兵”,在核电“重头军”的时代,核技术应用也已“潜行”多年——涉入工业、医疗、食品加工、农业等诸多领域并彰显出卓越品质。
疫情期间,宝原公司依靠其核技术应用和医疗资源成为中核集团一支特色抗疫力量。围绕抗疫,该公司共策划申报25项科研课题,除“新冠病毒POCT核酸检测系统”等获批的6项之外,其他项目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各个项目渠道申报过程中。疫情终将平定,但科研创新谋发展已成为宝原公司全体的共识。
疫情预将促使国家进入发展医疗卫生产业新纪元,也酝酿核医疗产业发展的各种利好机运,核特色医疗、核技术装备、辐照应用的前景大可展望。
核技术应用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相关企业如何预期?如何应对?如何规划?
近日,记者专访了宝原公司董事长孟琰彬,试着解读后疫情时代核技术应用发展新变局。
核特色抗疫六力并举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抗疫,宝原公司都做了哪些特色工作?
孟琰彬(以下简称“孟”):
宝原公司一共做了6项跟抗疫直接相关的事情。
派出援鄂医护人员、承担地方抗疫工作、为国内外重点项目提供应急医疗救护。系统内5家医院共派出45名医护人员援鄂。 提供辐照技术应用于抗疫物资消毒灭菌,此项工作收到工信部多封表扬信认可。 面向医护人员及公众开通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并为核电站等重点单位职工提供心理干预和健康管理服务。 提供核酸检测技术支持。该技术已投入抗疫一线为病人检测。 调整扶贫控股的服装厂转产医用防护口罩等防疫物资。 开发抗疫科研课题并申报立项。共申报25项课题,涵盖了医药试剂、临床医学、辐照应用、仪器装备等。目前获批6项,其他正在各个渠道报批过程中。
这些工作体现了宝原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极大担当。
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引起了业内外很大反响,宝原公司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孟:疫情发生后,我们就在筹划要用辐照技术为武汉疫线医用物资免费辐照灭菌。但一般企业生产的防护服材料不能进行辐照,我们就立即启动了防护服辐照技术的研发课题。
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配合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推动建立了相关标准。二是同期开展防护服消毒灭菌的评估和研究工作。等到标准出台时,技术也已成熟可用。
记:针对国际疫情蔓延的现况,公司还有没有其他正在酝酿的与疫情相关的核医疗技术或项目?
孟:有,我们一直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方面进行努力。疫情期间最大的技术需求是对病例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感染,而评价一项检测技术如何,最重要的是两点:试剂灵敏度及检测时间。目前常规病毒检测技术我们都有,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核工业总医院等单位在联合负责课题研发和立项申报。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正进行试剂分析性能评估,试生产完成后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提交产品注册申请。
疫情中酝酿着核技术应用的利好格局
记:此次疫情对宝原自身和中核集团发展有何长远影响?
孟:一是这次疫情会促使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面临一个更开放的政策环境。
十九大报告里就已经写到人民健康方面的战略。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中指出:“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可以预料,疫情后,国家会更加重视医疗卫生产业,民众也会更加关心医疗健康问题。而宝原从事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核医疗产业。
近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统计的我国研发生产大型医疗装备中,有多项是宝原的企业在开展研发、生产及销售的。这项统计工作本身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医疗设备研发方面的重视,对我们下一步发展也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在如此利好的大格局中,我们一定要赶上这班车,坚定不移地把核医疗产业做好。
二是疫情中酝酿着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如果没有目前的信息化技术,此次防疫工作是异常艰难的。
近日,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中,共有七项5G创新应用被提升为建设工程项目。第一个就是“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而“智慧医疗”正是宝原公司“5G+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必须加快两方面的结合发展,以准备随时应对国家重大需求。
三是疫情促进提升我们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物资储备的反应能力。
国内疫情逐渐平息,但深思却未停止,我们努力梳理出在处理社会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与我们有关的地方——国家要具备相当体量的防护物资储备能力。为此,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这个方面对与核技术相关的业务进行延伸,为国家应对重大事件的物资储备做出贡献,从而也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以科研缔造核技术应用的春天
记:2019年9月,中核集团对宝原公司进行整合,新宝原业务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整合的目的是什么?
孟:整合以后,中国宝原业务聚焦核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大体可以归为三块:核技术应用产业、核应急医学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其中核技术应用产品与服务包括同位素及其制品、核特色医疗、核技术装备、辐照应用等,目前宝原公司核技术应用主要聚焦在医疗健康和辐照应用产品两大产业方向。
宝原公司把同辐板块整合进来后,相当于打通了整个核技术应用中核特色医疗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上游主要是指核素、加速器、探测器等医药关键原材料、核医疗设备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制生产单位,像原子能院、核动力院及一些进口原料设备的供货企业。
中游是一些核素制品(放射性药物)、医学诊断产品等为医院提供产品以及总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像同辐公司等。
下游是指中核医疗旗下的各大医院,需要用中游企业提供的药物和设备开展医疗工作。
再往下延伸,还有医养结合的问题,可以利用系统内的医院做一些养老方面的项目拓展。
在打通整个核医疗产业链的布局下,宝原系统各方就可以加强合作、快速联动。因为药和设备与医院的临床使用密不可分,有些甚至需要双方联合开发。上中下游结合后,新研发的药物能在系统内快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研发效率大大提高;相关的医疗设备也需要在临床使用反馈中不断完善设计。
记:整合后的宝原公司发展规划有哪些?通过疫期近两个月的实践,有什么新调整?
孟:新宝原相关的战略规划现在已经完成雏形。这次疫情更检验和加强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我们对所拟定的发展战略更有信心。
此次疫情,核医疗技术虽然没有提供直接的治疗方案,但其在未来的发展空间特别大。这段时间我们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核就是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只有让老百姓看到核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多广并能享受到核技术的好处,我们核工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才能更好实现。
以前,我国加速器都是应用在工业领域和科研领域,没有积极应用到医学领域去,因此我国一直是重大核医疗设备的进口大国。近年来,宝原公司在重大医疗装备研发上投入很大,都是替代进口的,创新难度也很大,目前宝原相关产业布局已经基本成型,开发项目申请立项也不少。这些项目从国家层面来讲都很有意义,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一个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也在总结经验、思考劣势不足,寻求改进与突围。
目前在我国医疗系统里,核特色医疗方面的发展还比较弱,与其他医疗技术发展相比极不平衡,需要我们积极去推动。
再者,核素的进口量还比较大,我们也一直在动态关注国际疫情的变化给我们造成的影响。近期,张建华副局长在同辐公司调研时也强调中国自己生产核素的反应堆等设施要早日具备能力。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关注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和启示,我们也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将会督促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相关的产业延伸去解决产品单一化等问题,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记:对于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宝原公司如何看待?孟:在核电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家重视程度高,很早就建立了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而核技术应用的科研能力却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市场渴望程度低。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核技术应用相关的科研支撑能力建立起来。为此我们要面向市场尽快调整组织认知、结构、资源配置等许多方面,加大投入人力、财力和资源,做好技术储备。
新宝原整合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成立了技术管理部,统筹上中下游技术研发的资源,着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各方面工作。在宝原整合前,中上游的创新管理体系基本是完备的,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转化激励措施也是跟市场接轨的。就是医疗产业方面创新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目前我们正在策划整个宝原系统的创新体系。针对医院,我们正在做一个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的激励管理体系,相关方案已经出来。
当前国外疫情蔓延,众说纷纭却无人能够阻止悲剧发展。这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解决问题只能靠科技创新,我们不能预测会是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问题何时到来,但我们可以提前保障的是科研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