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协会规章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3)
时间:2020年04月15日 来源:本站 作者:综合管理部 点击量: 分享:

(2019年9月24日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创建世界一流协会指导意见》要求,积极适应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核电运行分会改组成立后未来五年(2018年至2023年)及长期发展需要,在过去十多年来良好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核电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对标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特制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一、分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形势任务

1.分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核电厂运行同行评估委员会、核电厂经验交流委员会、协会核电厂同行评估及经验交流委员会以及协会核电运行分会自2002年、2004年、2008年及2018年相继成立、交接、改组十多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和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协会、委员会及分会理事会的领导下,一直秉承“平等自愿、合作开放、规范有序、共享经验、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工作方针,在核电同行评估、经验反馈与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服务工作,已成为业界开展行业自律、经验交流与技术支持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我国核电安全水平及运行业绩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富有成效的作用。一是相继制定、建立和完善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组织管理办法》等管理体系文件,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帮助指导、成员单位集体决策、支持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协会组织日常运作”的运作新模式;二是协会成立了核电评估部,与委员会(分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合署办公,规范和加强秘书处组织管理,增强了协会的资源共享、协同增效和秘书处的办事能力;三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运行、建设以及相关专项同行评估的标准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独立的同行评估活动,成功参与并联合开展了WANO组织的部分同行评估或预评估活动;四是建立了统一的运行、建设季度及年度报告、关键绩效指标报告、事件报告以及《中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全球核电概述》等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权威数据和数据统计分析,有效促进了行业经验交流、反馈与共享;五是建立了行业专题工作组经验交流平台,在交流管理与技术经验、开展专项共性问题研究、编制标准规范、开展评估咨询、培育安全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行业内专业人员的认可和欢迎;六是分会年度专项经费收入突破1000万元,收支水平持续提高并保持总体平衡状态。

2.分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总体判断,今后五年乃至到2035年前后仍然是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协会对分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广大分会成员单位对分会发展充满新期待,分会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一是从1991年我国第一台核电机组并网发电,至今已超过40台商用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预计到2023年全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到2035年前后全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突破1.5亿千瓦左右,我国核电大国地位将更加巩固;二是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并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的技术跨越,我国已经进入由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的历史新阶段;三是我国核电起步至今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界定的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规定的性能指标对照,核电安全总体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但随着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的不断增加,行业面临的核安全压力越来越大,核电大国担当的责任与日俱增;四是为顺应我国核能行业发展大势,协会发布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创建世界一流协会指导意见》,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核能行业协会步伐,分会作为协会服务核电行业的核心业务分支机构,需要在协会为中国乃至世界核电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技术保障和优质高效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五是以分会成立为契机,继续发挥好后发优势,更加全面的对标和借鉴WANO、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等国际同行的先进安全运行理念和管理技术,进一步加强与优秀国际同行的深度合作,在行业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行业优势资源共享,不断研究和开发相关管理技术,促进国内核电厂安全运行绩效持续提升,逐步成为世界核电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的引领者,是分会积极适应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新要求与新担当的重要体现。

3.分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这些年来分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深知,面对当前分会发展新形势,对标国际同行先进经验,分会在构建独立的具有引领能力的体系和能力等方面处在跟随阶段,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一是综合性运行同行评估活动仍没有得到行业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同行评估活动未能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与WANO、 OSART的同行评估相比占据份额偏低,分会评估优势有待发挥,合作模式有待创新;二是依托经验反馈重要信息资源,在促进核电安全运行绩效提升作用方面发挥不够,经验反馈专业性深度分析及权威交流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三是分会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评估活动质量和水平难以保障,行业整体共识尚未完全形成,资源投入不足,评估员团队、经验反馈团队和秘书处员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四是从行业角度看,一些影响核电行业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并没有集中行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引领行业进步的作用有待提升。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大力气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二、分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4.分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国家核电行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为指导,以创建世界一流核能行业协会为引领,以致力于我国核电厂安全运行水平提升,成为全球优秀的核电安全运行保障技术提供者。统筹发挥协会统领管控和分会权威高效优势,把凝聚行业共识、共同努力和一致决心作为关键前提,把行业资源和经验共享作为重要基础,把借鉴国际同行先进经验和互补合作作为有效工具,把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根本任务。在协会统一指导和分会理事会领导下,更加专注核电,更加专注核电安全运行,更加专注核电安全运行绩效提升,以同行评估与经验反馈业务为核心,努力把分会发展成为世界核电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和绩效提升的引领者,为中国乃至世界核电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服务,为建设世界一流协会及履行世界核电大国责任与担当贡献力量。

5.分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23年,在吸收借鉴WANO、美国INPO和日本核安全研究院(JANSI)先进经验基础上,在协会总体目标及功能框架体系内,分会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含核电安全运行技术保障和绩效提升基本要素在内的框架体系。完成组织机构框架落实,人员规划到位,文件体系平台搭建,重要资源保障等基础工作。确定业务范围和工作模式,具备在核电厂运行经验反馈、同行评估和业绩监测、技术支持、安全文化研究、培训及认证等领域基本建立起自身可持续研究及发展的能力。

到2035年前后分会成为我国核电行业公认的安全运行技术保障平台,在我国核电行业自律方面具备权威影响力,在国际核电行业具备重要影响力。成为国内核电安全运行技术的重要来源,成为核电行业内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管理及资源共享的高地,各项研究成果和服务得到成员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在核电安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到2050年以前,分会在提供核电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和促进核电安全运行绩效提升方面成为国际领先的标杆,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WANO等机构或自身平台,为国际核电界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

三、分会发展的重点业务布局及规划

6.同行评估

远景目标: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核电同行评估活动,作为业绩提升的重要手段,被全世界行业普遍接受和认可。目前分会的评估活动主要问题有,一是将评估活动作为一项孤立的活动,没有与绩效监测和技术支持等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受评单位感觉收效不大,即便分会的评估活动有着语言沟通的便利,但仍然没有被国内核电界普遍接受;二是通过十几年与国际交流,国内培养了一批评估员,部分评估员已经具备了评估队长的潜质,但国内尚未有WANO授权的评估队长,有经验的评估员大多数在电厂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也不是经常能够参加协会组织的评估活动,在人员资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评估质量难以得到高度信任;三是目前分会采用的评估准则是通过翻译WANO的评估准则,而WANO的绩效模式并没有在国内同行中得到充分认识和普遍实践,评估过程中,评估专家根据个人主观意愿得出结论的情况普遍存在。

从行业实践经验看,同行评估仍然是未来核电行业同行交流和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为达成规划的远景目标,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分会同行评估对电厂业绩提升的价值。一是选派具备评估队长潜质的电厂或电力公司高管,通过WANO等组织进行培训,并通过参与WANO等评估活动得到能力提升,成为合格的队长;二是以领域工作组为依托,建立专业的评估员团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培训和研讨,使其成员成为优秀的技术、管理和评估专家;三是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各个领域的绩效模式,并使各成员单位普遍认可和使用,并基于这一绩效模式开发评估准则,建立有效的评估流程和执行程序;四是将同行评估与工作组对电厂的绩效监测评价相结合,重视评估后的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切实保障评估活动的效果;五是按照协会对每个核电厂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活动的要求,统筹推动协会独立评估、与WANO联合评估,或预评估,积累评估经验,培养自身能力,建立分会自身的同行评估专、兼职队伍;六是结合成员单位个性需求,积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项评估服务。

7.绩效评价与技术支持

远景目标:建立合理可行的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对电厂关键业绩进行独立监测与评价,为行业对标提供参考。结合业绩状况,为专项业绩改进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电厂的业绩提升手段应该包括卓越绩效模型、业绩监测和评价、同行评估和技术支持。根据行业最佳实践,应建立专职的领域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为行业实现卓越绩效提供保障。领域工作组应集中国内行业优秀人才,在人才共享的基础上开展行业共性问题研究。一是建立行业普遍使用的卓越绩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并使行业乐于接受和使用;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汇总各个电厂的绩效信息,持续监测和评价各个电厂的绩效水平;三是依托领域工作组,开展业绩监测、评价,为业绩改进提供解决方案,必要时提供现场支持。

8.经验反馈

远景目标:实现国内核电厂运行经验无障碍共享。收集国内外行业经验,聚焦于严重事故和重要事件,对影响核安全重要功能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发布行业适用的技术或管理要求和建议,监督并评价行业应用状况。目前核电行业通过分会和与WANO等国际组织的合作能够获取行业经验反馈重要信息。各电厂都建立了经验反馈流程,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开展经验反馈工作。后续经验反馈工作的重点应该关注经验反馈的有效性和对安全相关信息共性问题关注度。提升整个行业经验反馈工作能力和认知。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协会与WANO、INPO、IAEA等组织的合作关系,收集各类运行经验信息;二是以领域工作组为依托进行筛选和专业化分析;三是建立支持性专家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支持专业性分析,针对电厂安全重要共性问题提出行业普遍应关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四是建立各电厂应用评价机制,结合同行评估对要求和建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五是建立各类专业人员交流和经验共享机制,组织编制相关深度经验反馈报告,结合年度分会成员大会,协同协会组织召开年度全国核电经验交流大会,分会成员单位核电运行和建设管理经验内部共享机制。

9.安全文化

远景目标:依托协会核能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平台,协同开展安全文化培育课题研究,就安全文化基本要素和实施发布行业导则。开展安全文化专项评估,并具备为成员单位安全文化培育提供支持和指导的能力。目前国内核电厂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都是参照国内管理当局发布的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以及WANO或INPO的安全文化手册编制而成。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各有千秋,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各核电相关集团、协会、核安全监管当局以及主管部门等已经或计划开展核电厂安全文化评估,但各方推行的评估方式不一样,评估的依据或准则也不尽同,给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和交流带来不利影响,不便于开展最佳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未来协会会同分会,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指导支持,通过聚集行业力量,统一行业共识,寻求安全文化最佳实践并不断改进,推动行业安全文化建设高质量开展。一是发布行业安全文化手册和实施导则,并根据实践进行跟踪,不断更新和完善。二是开发针对不同级别管理人员、员工的安全文化培训教材,并提供培训; 三是建立行业安全文化评估统一的流程和方法,对评估员进行培训并授权;四是选择典型事件,制作视频材料,作为行业培训可广泛引用的材料,促进业内对安全文化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的认同度,培育行业的核安全文化。五是依托行业安全文化领域工作组,对安全文化实践进行研究,不断提升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

10.人员绩效

远景目标:开展人员失误研究,建立模拟、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验室并配备相应人员。发布电厂防人因失误指导导则并提供相应培训。实现行业防人因失误管理、培训的标准化。防止人因失误是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后世界核电提高核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人机界面的改善,人员行为方式培训,管理人员消除管理陷阱等方面的工作,减少人员行为与预期的偏差,消除保障核安全过程中人员行为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核电厂大多开展了防人因失误的工作,大多建立了防人因失误模拟培训设施,但主要还是在跟随学习状态,在人员失误的机理以及对人员失误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仍然认识不足,多数时候认为人因失误只在于防人因失误工具的使用,各核电相关企业在防人因失误方面的工作开展程度也参差不齐。目前核电已经走向了数字化电厂,人因失误呈现出新的形式,需要不断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应对新的人因失误技术和对设计防人因失误措施进行验证。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防人因失误技术仍然是行业致力于核安全保障重点关注的因素。一是建立防人因失误研究机制,对电厂新的环境和管理措施进行人员失效研究或并验证,通过与国内院、校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对人因失误机理和失效模式的理解和认知并开发可能的新的防人因失误技术和措施;二是与领导力课程相结合开发培训课程并开展专业培训;三是发布行业人员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人员绩效标准和执行导则用以指导核电厂防人因失误工作;四是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具备向成员单位提供专项评估和技术支持的能力。

11.培训与认证

远景目标:能够针对核电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领导力培训课程和各项与电厂安全运行相关的专项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托协会行业培训与认证平台,协同建立权威的、独立的培训机构认证能力和机制,培训及认证结论能够得到行业内各方的普遍认可。根据国内外行业协会成功经验以及行业自发的业绩提升和自律需求,在协会内通过认证、验证认证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培训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目前核电行业已经自发开展一些以培训和授权标准化的合作需求,分会应该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开发针对不同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培训课程和教材(依托专家团队开展);二是通过对标、参与等形式,培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职业领导力师资队伍并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三是依托领域工作组和专业工作组总结编制专业性培训教材,如运行决策、人员绩效、安全文化、根本原因分析等,并开展相关培训;四是以协会现有培训体系为依托,建立针对培训机构的认证体系,包括确定或培育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发布认证管理程序和认证结果等;五是协调与各培训和认证之间的关系,做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提高培训有效性。

12.其它相关业务

远景目标:依托协会优质平台资源,发挥分会专业协同优势,为核电行业权威数据统计、分析和发布,重大问题联合研究,各专业领域技术进步,团体、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职工技能大赛,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提供重要支撑。一是收集、整理、分析行业数据,统筹协会《核能行业发展年度报告》蓝皮书及各种信息平台以及分会各种报告及信息载体,定期或专刊形式发布权威行业数据,收集保存行业历史数据,并定期开展趋势分析,为行业战略决策或国家规划提供支撑;二是依托协会行业重大问题联合研究专项机制,发挥分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优势,针对核电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或未来趋势进行针对性协同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三是依托协会科技奖励平台,发挥专题工作组优势,以软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加强核电行业各专业队伍的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促进和引领核电行业技术进步;四是依托协会核能行业团体标准体系和平台,通过各专业组和领域工作组开发核电团体标准,为核电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提供重要来源;五是依托协会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和职能,以协会名义适时加入WANO并统筹促成WANO中国中心成立,发挥分会作用和影响力,参照INPO及亚特兰大中心合作模式,实现分会工作与WANO各中心对接,成为WANO中国中心的技术支持核心,分会可独立接受国外核电成员,加强与世界上其他相关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为世界范围内核电提供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和服务;六是依托协会核能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平台,发挥分会职能和优势,协同开展核电行业重大技能大赛活动;七是依托协会概率安全评价(PSA)、严重事故分析评估业务平台,发挥分会专题工作组优势,协同开展核电行业PSA、严重事故分析评估等活动。

四、分会发展关键保障措施

13.建立现代组织保障体系

坚持“政府部门帮助指导、成员单位集体决策、行业资源共享支撑、协会组织日常运作”的分会运作模式,实现协会和分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逐步建立“管理先进、治理规范、运转高效”的现代社会组织内部组织保障体系,实现协会服务行业总体边际价值最大化。一是全面落实《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的分会会员大会及理事会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分会会员大会及理事会的决策权威和效率,保证分会秘书处业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二是协会核电评估部与分会秘书处合署办公,人事和组织关系隶属于协会秘书处,分会秘书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流程按照协会秘书处制订的总体流程开展工作,统筹实现协会内部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增效,保证协会统领管控到位;三是统筹协会及分会发展需要,结合协会秘书处机构及岗位总体规划设置,优化和完善分会秘书处内部机构及岗位规划设置,建立职责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分工更加合理,运转更加高效的内部工作格局;四是科学合理有序设置领域工作组及专业工作组,在运行、维修、设备和技术管理、化学、辐射防护、培训、消防与保卫、安全分析、工业安全、绩效提升(包括经验反馈、人因与安全文化)等领域设置10至15个领域工作组。按照需要、有效、可控原则,合理设置和优化专业工作组;五是充分发挥骨干成员单位在行业有影响的专业研究及培训认证等机构对分会重要业务及活动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行业技术支持资源共享。

1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依托骨干核电企业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协会专家委员会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核能行业高素质、经验丰富、国际化等优秀高端专家人才资源,依托分会业务平台,加强分会秘书处员工队伍、评估员团队、经验反馈资深专家团队以及领域资深专家组建设,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实现分会战略规划提供了人力保障。一是通过培养、返聘、引进、借调挂职等措施,未来五年,秘书处高素质专职人才队伍达到10人以上,统筹负责分会日常业务管理及活动协调工作;二是按照满足每个核电厂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活动的要求,通过独立、联合及预评估等方式,力争培养4至5位达到WANO标准的高水平专职评估队长;三是采取行之有效方式组建行业公认领域资深专家组,每个领域工作组专家组由5至8名来自电厂一线有经验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组成,为满足分会电厂业绩监测和评价、现场支持和评估需要提供专家支撑;四是依托协会专家委员会核电运行专业组平台,建立分会专家库,以支持领导力、安全分析、专项技术支持和培训等需求,寻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行业专家资源补充分会人力资源。

15.加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规划框架策划方案》要求,结合分会管理体系需要、信息化特点以及信息平台建设进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实现协会及分会的管理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的融合发展,为分会发展提供现代化管理服务的信息平台保障。一是在协会总体办公管理体系框架下,参照IAEA,WANO等组织机构,科学构建分会管理体系,促进成果的共享利用和知识继承;二是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设置“同行评估”专题板块并链接核电运行信息网(CINNO)网站,实现经验反馈交流的信息收集和下载使用,统筹整合协会与分会网站资源,加强网站建设和维护力量,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三是依托协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文件云盘共享系统,有效提高分会文件控制和工作效率,满足分会邮件和文件往来、专家联络和交流、事件报告/评估报告的储存和查询,以及研究成果/运作程序/技术文件储存和查询等。

16.保持经费收支总体平衡

严格遵循协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性质,不断规范和强化分会经费收支内部独立核算管理,持续加强分会经费增收节支,为分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一是要依法合规拓展分会各种经费收入来源,合理保持专项经费收缴标准并确保实现足额交纳,本着合理自愿原则,探索开展专项服务范围以外其它有价值服务活动的经费收入和费用分摊,争取有关方面的政府补贴拨款支持以及企业自愿捐赠和赞助。积极拓展其他合法收入,努力实现分会各项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争取到2023年分会各种经费收入超过2000万元;二是坚持收支分开、量入为出原则,严格控制分会日常运作各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费及其他费用等业务直接成本,合理保持专职人员薪酬待遇、借挂人员津贴和协会公摊费等间接成本费用支出;三是充分发挥协会与分会在业务开展与管理控制方面的协调增效作用,实现协会各种业务、管理与经费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利用,有效保障协会及分会服务行业总体边际价值最大化。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作为分会发展的纲领指导性文件,在协会和分会年度工作中逐步落实,结合核电行业形势发展和战略规划实施情况具体变化,将按程序适时进行滚动修编和完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