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22年1月发布报告《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和趋势》,概述了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情况,包括现有库存量、未来的产生量以及可供使用的长期管理战略。欧盟委员会、经合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和世界核协会(WNA)均为报告的编制提供了资料。
报告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核技术用于发电和其他和平目的,全球在安全有效地管理这些活动产生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建设深层地质处置库。
对于各国政府开展的工作,报告提出了若干要点,包括:
许多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处置放射性废物,超过80%的固体废物已得到处置。
就总量而言,约95%的现有放射性废物是极低放废物或低放废物,约4%是中放废物,不到1%是高放废物。
1954至2016年底,全球核电厂共产生约39万吨乏燃料,其中约三分之二正在贮存,而另外三分之一接受了后处理。
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筹资/融资机制,负责为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工作筹集资金。
多个乏燃料和高放废物深层地质处置库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
最近几年,多个国家正在稳步推进公众参与处置库选址的相关工作。
充分了解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库存现状并预测未来产生量,对于规划相关国家的安全高效管理路线至关重要。为支持各国开展这项工作,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委员会和经合组织核能机构密切合作,于2020年6月推出了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数据库,即“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信息系统”(SRIS)。该数据库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共享,并在单一的便捷平台简化了国家上报程序。
该报告强调了国际公认的安全可持续地管理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技术方案。目前有许多工业规模的方法可供用于安全处理、包装、贮存和处置中放、低放和极低放废物。多个深层地质处置库项目正在顺利进行。芬兰将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运营其深层地质处置库,加拿大、法国、瑞典和瑞士的处置库取证或选址进展顺利。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处置设施以及后处理厂等乏燃料回收利用设施的产能有限,相关国家不得不延长乏燃料贮存时间,并需要增加贮存能力。多个国家正在电厂内外建设乏燃料贮存设施,或者建设集中式乏燃料中间贮存设施。
报告还强调应就进一步改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开展广泛的研发工作。新型反应堆和先进燃料循环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影响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例如,更广泛地部署快堆及配套闭式燃料循环设施可以大幅减少乏燃料和高放废物的产生量并降低其毒性,进而减少需要最终处置的废物数量。报告指出,尽管对这一领域的研发前景看好,但要估计此类开发的未来效益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