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中广核集团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不动摇,继续发扬“创业、创优、创新”精神,集团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0年,中广核集团在核电方面连创佳绩:大亚湾、岭澳核电4台机组连续三年上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4台机组连续两年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创造了连续3000天的安全运行的纪录,并创造了530天单燃料循环连续运行纪录;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第八次大修创造了19.7天的最短工期纪录,实现了连续安全运行2000天。
在核电方面的成绩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安全生产业绩稳步提升。2010年,大亚湾核电基地4台机组连续两年未发生非计划停机停堆事件,未发生二级及以上运行事件;大亚湾核电1号机组创造国内核电站单机组安全运行3000天的新纪录;大亚湾核电1、2号机组不断刷新国内核电机组单个燃料循环安全运行天数最高纪录;两电站4台机组WANO指标整体表现良好,大亚湾核电1、2号机组各有5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岭澳核电1、2号机组分别有5项和4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两电站首次安全系统性能指标全部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核电工程建设有序推进。2010年,集团在建核电机组达到16台,多个基地同时铺开。CPR1000示范项目首台机组取得重大突破,岭澳核电二期3号机组顺利投产,运行稳定,证明了CPR1000在技术、经济、安全上的竞争优势。台山核电一期两台机组进入土建高峰期。针对台山核电项目组织的国内外承建商建立项目联盟,为全面打造国际EPR标杆工程创造了条件。阳江核电3、4号机组获得开工许可证,采用了28项重大改进的3号机组顺利开工,为中广核CPR1000系列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红沿河核电一期项目克服核岛主设备首次国产化因素的影响,工程全面转入安装阶段,二期工程5、6号机组负挖开工。宁德核电项目成功应对土建、安装、调试重叠的挑战,实现4台机组同时在建。防城港核电项目优质高效推进,展现了集团推进批量化建设的优势和实力。咸宁核电项目完成可研评审,现场已具备负挖条件。
三是铀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澳大利亚铀资源上市公司(EME)勘探项目预可研进展顺利,资源前景好于预期;通过加快勘探及矿权收购等多种形式,新增预测级资源量上万吨。集团抓住全球铀价走低时机,签署长期贸易合同,锁定天然铀供应量达数万吨。
四是核电自主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核心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实施首个20天以下无低低水位大修,实际工期19.7天,再次刷新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大修工期最短纪录。成功实施核岛筏基混凝土整体浇注、钢衬里模块化施工等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宁德核电数字化全范围模拟机。中广核工程设计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核”与“电”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科研工作成果显著,成功研制核安全级数字化控制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集团年内共申请专利350件,获得专利授权100件、计算机软件版权175件,其中大亚湾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一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2011年:瞄准国际一流目标
中广核集团将2011年定位为“安全质量年”,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方针,夯实安全质量基础,着力提升生产业绩,着力推进核电工程,着力强化科研能力,大力开拓市场,强化综合管理,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而努力奋斗。
2011年,集团在核电建设方面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造卓越经营质量。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方针,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提高经营质量,为集团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发挥专业化优势,做好在建项目风险控制。2011年,中广核集团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17~21台,工程战线长、任务重,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按计划实现工程目标,一级里程碑累计完成率达到100%。
确保CPR1000系列项目优质推进。加强岭澳核电4号机组关键路径控制,力争联合调试“一次成功”,实现6月15日按期投运;高度重视红沿河、宁德核电项目在CPR1000后续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各相关方要在做好自身能力提升和经验反馈的同时,大力协同,充分估计困难和风险,关口前移,周密制订应急预案,提高核心资源共享程度,做到按期冷试、顺利移交接产,实现按期优质商运。
确保台山1、2号机组高效推进。从战略高度,继续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坚定不移地将项目打造成EPR国际标杆工程。
高标准做好核电专业化运营的工作。针对新投产机组逐年增加、不确定因素较多等特点,重新审视和调整新形势下的维修组织及策略,优化工程和生产的设备采购,统筹备品备件等共性工作,完善多机组可靠性管理和专项技术服务,认真做好多基地、多机组的经验反馈工作及体系建设。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抓好战略专项和三代能力建设。ACPR1000是中广核集团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依托。中广核集团将以国外市场为目标,按照“最少的改进、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力度”的原则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产品。要依托台山核电项目,落实CPR1700能力建设目标,并与三代开发做好衔接,力争纳入国家核能研发体系;要深入开展AP1000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做好三代技术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加快“走出去”,提升国际化运作能力。“走出去”是中广核集团推进国际化的重要部署,是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11年海外核电市场蕴含着较好机遇,中广核集团将抓住深化国家间能源合作的契机,争取国家支持,与国内相关企业、金融机构联盟促进,争取取得实质性突破,落实一个国际核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