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国也将投资的目光由二代核电站转向第三代核电站的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未来核电的投资将向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力机型AP1000集中。而中国一重(601106),二重重装(601268)等企业作为AP1000的设备制造商将从中获利。而核电安全也将成为制造商竞争的核心内容。
发展“第三代”成必然
针对目前第三代核电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关专家认为,一重、二重投入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所产生的利润将逐渐显现。而一向以冶金机械、矿山机械等传统领域生产为主要利润的大型重型机械企业产品结构将向核电等新兴行业转变。
目前,我国第三代核电已经逐渐成熟,国产技术已经普遍被业界专家所肯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核电专家欧阳予近日表示,我国有13台第二代核电机组正在运行发电,未来重点放在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上,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机组。
欧阳予院士还说,目前国务院决定以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两个核电项目作为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4套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列为重大专项。
一重:AP1000实现国产化
一重参与了三门和山东海阳两项目的建设。近日获悉,由中国一重研制的世界首个AP1000核电站——三门1号机组稳压器下封头的发运仪式隆重举行。
这也标志着中国一重已完全具备AP1000三代核电站核岛一回路所有锻件的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自主化和批量化。
据了解,稳压器属于核电站核岛一回路的关键设备,稳压器下封头的制造难度较大,对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纯净度的要求都非常高。在其他同行企业未能研制成功的情况下,中国一重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比6个月的计划周期提前30多天成功生产出AP1000稳压器下封头,产品性能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这是中国一重继成功研制AP1000蒸发器管板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之后,在核电设备国产化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中国一重通过不懈努力,攻克制约AP1000的重大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压力容器整体顶盖、压力容器一体化接管段、蒸发器椭球封头、锥形筒体、水室封头、管板等核岛锻件。此次稳压器下封头的研制成功将大幅提升我国核电装备制造整体水平和技术能力,节约国家对核电设备的采购成本,进一步扩大我国AP1000核电设备的国产化领域。
二重:转型发展清洁能源
与此同时,中国二重也传来好消息,公司成功锻制出首支AP1000第三代核电锥形筒节,标志着公司的核电生产技术又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代核电站较二代加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延长20年,其压力容器关键锻件锥形筒节的技术要求更高。
据了解,2010年,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已经成功取代冶金设备成为二重第一大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中机械制造产品销售收入的47.23%,同比增长9.92%。
其中,二重在核电产品研制上获得了新的突破,成为国内核电大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国际核电锻件一流供应商队伍,取得了核岛锻件“全域”通行证,半速发电机转子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并成功签订了AP1000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主管道合同。
此外,二重核电铸锻件产品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成功国内首件1100MW核电半速转子锻件产品,成为除日本JSW之外全球第二家可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并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只AP1000核电主管道锻件产品,并可向市场批量提供二代加和三代核电铸锻件。(记者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