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zghn201902.indd
P. 46
2019春季国际高峰会议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 魏昭峰 :
核电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是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和“邻避 科学家公报》报道,2017年全世界在建
效应”日益凸显。公众的担忧和核恐惧是核 的55座核反应堆中,有60%面临延误和
电发展的制约因素。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 预算超支。第三代核电建设普遍出现了
生,极大地刺激了公众的恐核心理,核电“邻 工期延误,芬兰和法国的EPR项目和美国
避效应”日益凸显。2015年8月,中科院核 AP1000项目均出现超支和工期延误,给
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作的2600余份有效调 阿海珐和西屋公司造成重创。中国的第三
查问卷中,60%的受众表示未被告知核电 代核电建设也出现工期延误、建造成本增
的安全性。在受访的人群中,表示支持核电 加等问题,对首批三代核电的经济性造成
发展的人并不希望核电站建在自己家门口。 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部分涉核标准
近年发生的广东江门“反核燃料厂事件”、 缺失,导致成本增加。一些制造工艺复杂
江苏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等说明民用核 程度不断提高,材料标准要求不断提升,
设施的“邻避效应”依然严峻。公众对核电 以及核电常规岛部分远高于煤电建设标
的理解及支持已经成为核电可持续发展的 准等情况,安全冗余度越来越大,无形中
一个重要指标。加强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 抬高了设备制造、核电机组建造和运行成
减少并消除人们对核能利用的担心和恐惧, 本,使得核电的市场经济性面临着日趋艰
已成为核电发展的重要制约。 巨的挑战。
二是建设拖期、部分标准缺失导致核 三是利用小时数、交易电价下降给核
电建造成本高,经济性受到影响。核电项 电发展带来压力。中国经济和电力供求关
目投资巨大,建造周期长,从建设到并网 系进入了新常态,竞价上网、限制上网电
发电,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 量等措施的实施,使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造成工期延误和投资成本上升。据《原子 下降,降低了核电利用水平,影响企业的
经济效益。2017年,全国核电设备平均
利用小时数7089小时,设备平均利用率
81.14%,红沿河、昌江、防城港等核电机
组设备利用率较低,部分机组设备利用率
低于70%。2018年,核电设备利用小时为
7184小时,同比提高95小时。与2017年
相比,大部分省份核电利用小时有所提高,
仅江苏和广东分别下降268小时和1053小
时。核电与其它形式电源在电力市场竞争
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技术参观( 石岛湾核电 ) 激烈。市场电量比例逐步上升。部分核电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