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zghn728-2021
P. 85

国家记忆








                是什么样的会议,居然惊动了国家三委两部的领导呢?                        当头一棒。

               【解说】
                当陈英民听到“七二八”工程这几个字时,兴奋不已。                           【主讲人2】虚拟区
            制造核电装备,需要先进的工艺与精良的设备,代表着国家                              1982年初,为制造堆内构件而订购的T42200 镗床,运
            最高级别的装备生产能力。因此,国家三委两部召开联席                           到了上海第一机床厂。然而,开箱后,人们却被眼前的景象
            会议,给上海以及国内的100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分派承制任                         惊呆了,摆在他们眼前的简直是一件出土文物。导轨、滚珠

            务,共同搞一次“核电大协作”。陈英民意识到,参加这次大                         锈迹斑斑,光栅读数尺和电气控制系统损坏、主轴系统失
            会战,既是对上海第一机床厂制造能力的肯定,也是上海第                          灵。制造高精度的堆内构件,难道就要靠这样的“破烂
            一机床厂获得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加入核电这一曙光产业                           货”?所有人心里都凉了半截。
            的机会。                                                   【解说】
               【解说】                                                 镗床,是对设备进行精密加工的机床。堆内构件的关
                短暂的兴奋过后,陈英民的心情变得忐忑起来。会议                         键部位,可承受的误差率比一根头发丝还小,对镗床的要求
            结束,陈英民怀着凝重的心情回到了厂里。第一机床厂能                           很高。连设备都没有,想制造堆内构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采访:龚宏伟,上海第一机床厂副总工程师】

               【采访:龚宏伟,上海第一机床厂副总工程师】                                这个设备我们厂没有,是由兄弟单位调派过来的。调
                我们 1981 年接的一个叫堆内构件这个项目,当时我们                     派设备过来以后,它的设备因为前期保养可能不是很好,生
            的主要负责人是我们陈英民总师。                                     锈了,导管跟柱,还有数显的一个仪器都坏了。
               【解说】                                                【解说】
                龚宏伟提到的堆内构件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也                             向上级领导提出困难,意味着第一机床厂将失去这次
            是一个结构复杂、对工艺要求很高的装备。                                 千载难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将对“七二八”工程造成巨

                堆内构件有 15000 多个零件、85 吨的体重、8.7 米的身                大的困难。经过短暂的思考,陈英民决定,“自力更生,改造
            高、3.25米的腰围,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仅每一个部件都要精                       修复!”
            准,而且需要达到多项指标。
               【采访:黄建强 上海第一机床厂 副总经理】                               【主讲人3】沙盘区
                脑子里当时没有这个概念,也不知道核电站是什么东                             这种专用设备,直径 3 米 2,高度 6 米。其中,车床要高
            西,堆内构件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速,一分钟5转;焊接要低速,45分钟一转。为解决几大功能
               【采访:龚宏伟,上海第一机床厂副总工程师】                            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三年多时间辛勤努力, 1985 年终

                这个项目我们以前没做过,国外当时也是封锁的,所以                        于研制成功一台自重220吨、加工高度10米、加工最大直径
            国内借鉴的产品也是很少的。我们造齿轮机床的,应该说                           4.5米的“大家伙”。
            对大型零件加工的设备,这种技术还是比较强的,这个是我                             【解说】
            们的一个优点。                                                 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翻
               【解说】                                             滚”在这台破旧的镗床里,随着一个个故障被排除,一台多
                当时,上海第一机床厂具有全国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制                         功能吊篮专机,终于耸立在人们面前。

            造能力,在大型设备加工、精密零件加工方面都有很好的基                             【解说】
            础。经过认真讨论,第一机床厂集中全厂的技术骨干,开始                              改造镗床,仅仅是困难的开始。随后开始的生产中,一
            了核电装备的制造。然而,生产还没有开始,他们就遭到了                          个个拦路虎接踵而来。


                                                                                                             83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