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zghn202102.indd
P. 17

及以上运行事件,位居国际先

                                                                                    进行列。
                                                                                        峰会期间,各大论坛上,与
                                                                                    会嘉宾罗列着中国核能30多年

                                                                                    来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即便
                                                                                    成绩如此闪亮,但社会对核能
                                                                                    的信赖却有待提升,邻避效应
                                                                                    成为核能发展的强大阻力。虽

                                                                                    然了解核电已经足够先进和安
                                                                                    全,但依然保持拒绝的态度,邻

                                                                                    避效应的背后隐藏的其实还是
              化解信任与邻避间的悖论                                       对核能的不信任。而信任的根源则在于安全。
                  我国核电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连续不                            众所周知,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确保核电
              间断地建设、运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核电基础研究、                          安全万无一失是支撑我国核电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

              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核燃料前                          张廷克呼吁,全行业要树立底线思维,认真贯彻《核安
              后端保障能力及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                           全法》,坚决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切实加
              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                                      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严格落实“两个零容忍”,持续提

                  而且,我国已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技术的                         升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安全质量水平。
              跨越,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                               他希望各电厂能够进一步完善经验反馈机制,促
              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                          进先进管理经验与良好实践的分享与推广。以良好的
              具备第四代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华龙一号”                          安全业绩,树立和强化全社会核能发展信心,支撑“积

              全球首堆投入商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                          极有序发展核电”局面形成,形成稳定的建设节奏和合
              进,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进入热试阶段,多用途小、微                          理的建设规模,获得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
              堆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新一代核能系统研发与美、俄、                              与此同时,全行业持续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

              欧洲同步推进 ;AP1000、EPR全球首堆相继在我国建                      广泛动员行业力量,发出行业声音。创新工作形式,开
              成投产。                                              发系列标准化科普文创产品,推动核能知识常态化进
                  尤其是我国核电始终保持高水平安全运行业绩,                         党校、进课堂、进社区。开展全媒体、多维度合作,扩

              总体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                           大行业影响力,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监管、核应急体系,全行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双碳”时代,核能要展现大
              核电建设、运行保持了较好的安全业绩。自1991年我                         作为,显然需要不断提升优化技术,提高安全水平。这

              国首台核电机组投运以来,核能发电量已累计达到2.6                         是建立公众信心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
              万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亿吨,                         加强公众沟通,让社会各界真正理解核、支持核,使公
              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重要                           众成为核能发展的拥护者。双管齐下,方能推动我国
              贡献。我国核电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2级                        核能高质量发展。




                                                                                                                15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