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zghn202103.indd
P. 25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2020 202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系列报道之三
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系列报道之三 铸就“华龙一号”
严重事故兜底的安全屏障
创新路上的靓丽风采
创新路上的靓丽风采
——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严重事故堆
芯熔融物策略研究与验证”研究纪实
文 朱大欢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严重事故的发生,无 研发难度大、分析工具缺的困难局面。为了攻克难关,
异于给核电从业者一记当头棒喝,让全世界的核安全工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专业为
作者的重心再次聚焦到提升核电严重事故的预防与缓 主体,自2011年组建了热工安全、结构设备、力学、试
解中。彼时,正在酝酿中的“华龙一号”百万千瓦级核电 验等多专业协作的技术团队,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苦研
机型,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再次提升,严重事故的应对成 发历程。
为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史上“最严苛”的安全目标,“华龙一号” 提出独有的“能动+非能动”设计方案
在严重事故应对上做了大量的加强设计,这其中堆芯熔 “华龙一号”设计初期,研发团队充分研究国际已
融物堆内滞留成为严重事故兜底的最终方案。熔融物 有的IVR理论,提出了自然循环不稳定、循环流量是否
堆内滞留( In-Vessel Retention ,IVR )是通过压力容 能够成功实现等诸多疑问,以及IVR措施关键问题中针
器壁面传热带走堆芯余热,将堆芯熔融物滞留于下封头 对临界热流密度自然循环试验的可实现性和可测量性
内,大幅降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严重事故专有措施,也 等诸多困难,核动力院刘昌文总师与院内专家讨论后提
是应对类似日本福岛等核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 出 :“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理念,但不应全单照搬,要在
IVR策略研究与验证属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新生 吸收他人理念的基础上要有突破。”在这样的理念指导
事物”,涉及系统设计、设备结构、热工安全分析、力学 下,核动力院的研发团队深入思考和论证,提出独有的
分析、程序开发、热工试验等专业,系统设计需要多学 “能动+非能动”设计方案,一方面在能动泵的保证下实
科、多物理过程交叉耦合,在彼时面临着技术储备弱、 现IVR措施的高可靠性,另一方面采用非能动注入的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