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安排 更多 +
-
8月25日 09:00-09:45
主持人:杨波
开幕致辞:修炳林
鲍家斌
李治国
徐 明
-
8月25日 09:45-10:15
主旨演讲
报告人:王炳华
-
8月25日 10:15-10:25
论文表彰及视频发布
-
8月25日 10:45-12:00
主题报告
中核集团:赖江南
中广核:喻向东
国家电投:王俊
中国华能:张涛
-
8月25日 14:00-14:55
主持人:吕华权
特邀报告:
褚松燕:新时代党的公众沟通工作思想与要求
关兆泉:山东省核能发展建设工程行动
-
8月25日 14:55-16:25
专题报告
刘华杰:核动未来·聚能兴荣
孙占峰:以核技术产业园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梁军:核能综合利用项目的科普宣传与公众沟通
-
8月25日 16:25-17:45
报告交流
杨波:涉核公众沟通工作问题思考
吴岗:建设核能云端博物馆,打造科普宣传新平台
贾鹤鹏:中国抗疫经验对核能公众沟通的启示
王炳华:大会总结
-
8月25日 18:30-20:30
海岸露天专业沙龙
主持人:杨波
参与人员:各单位公众沟通专业人士
-
8月26日 09:00-11:45
明星演说员——核能公众沟通明星风采展示活动
主持人:左跃
评委会:杨波、孙立斌、谭爽、简靖文、原勇、文剑波、房崇强
参与选手:来自四大集团的19位员工代表
-
8月26日 13:30-16:30
参观学习
1.郭永怀纪念馆
2.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3.国和一号示范工程
主旨演讲
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优质能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核能发展,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中均强调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政府有关部门积极落实部署推动核电建设,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海南、辽宁、广西等各省政府都将核电发展列为能源领域重点工作,我国核能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核能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是一项伴随我国核能发展过程的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核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给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做好公众沟通工作,需要全社会高度认同核能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作用,认清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形势下、核能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更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当前核能公众沟通的新任务新问题,创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与沟通方法,开拓具有中国特色、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公众沟通和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让各级政府领导、公众和社会普遍知核、信核、拥核、爱核,从而推进核能建设。惟其如此,才能在中国特色的核能公众沟通之路上行稳致远,为实现双碳目标下核能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深刻认识核能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作用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减碳时间紧,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在既要控排放又要保经济增长的多目标约束下,核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核能利用在能源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天然铀能量密度大,易于长期储存;与燃煤发电相比,每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等效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以上。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核电作为高效稳定、不受自然条件制约、可较大规模建设的基础性低碳能源,可以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核电还可以承担电网的基本负荷及必要的负荷跟踪,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撑,提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核能产业是高技术战略产业,与先进设计、先进材料、高端制造、大型工程建设等众多领域密切相关。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能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原始创新、基础理论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此外,核电设备制造业代表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核电建设对拉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核能发展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艰巨任务中的重要战略价值和作用,以此作为核能公众沟通的思想基础,有效精准开展科普宣传和公众沟通,提升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为我国坚定不移发展核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充分认识我国发展核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现“碳中和”是时代命题,关乎全人类未来发展。由于人类社会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实现双碳目标正在成为一场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的重大经济社会变革,并进而正在演化成一场新型的全球政治经济贸易竞争。
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在积极制定碳减排各种相关法案(如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等),一方面加紧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权,另一方面,通过“碳关税”等建立新的绿色贸易规则,促进资金、产业回流,并利用碳价国际传导,强化本国在全球碳定价机制中的领导地位。可以预期,各国气候变化行动的加速推进,将引起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规则的改变。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带来的粮食与能源安全危机,让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在气候危机与能源危机叠加的困境中,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成为各国能源行动的首要任务。在未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电力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必须配备具有足够稳定性、灵活性和转动惯量的多样化电力组合,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具有清洁低碳、稳定高效优势的核能正在重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欧洲议会近期投票正式从法律上确认核能为绿色能源。美、法、英、俄、韩等主要核电国家,都在重新提出新的核能建设项目或者出台核能促进政策,甚至曾经坚定“去核”的德国也计划将最后三座核电站延期退役。在双碳和能源安全双重目标的推动下,全球核能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美国能源部发布的《重塑美国核能竞争优势,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列为美国核能出口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在核燃料供应链安全、先进技术研发、核技术出口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重塑美国核能领导地位的措施。
因此,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和有利战略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领会我国发展核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坚定发展核能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核能公众沟通工作中,必须让公众更充分地理解当前严峻国际形势,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的决心和战略部署,从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和发展大局的角度,让公众理解,发展核能是关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中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当前核能公众沟通的新任务与新挑战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方针指导下,近年来,我国核准和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稳步增加,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为全球第二。“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将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升,大型核电机组综合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也将在供电、供热、供汽、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核能将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能源安全方面发挥新的更大作用。同时,这也为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一是部分新厂址公众沟通任务艰巨。随着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方针的落实,新的核电厂址不断启用,我们需要和一些从未接触、不了解核电的地方政府领导与公众打交道,尤其是,由于核电厂址非常稀缺,对一些原备选厂址,我们需要和一些曾经对发展核电有质疑的地方领导、公众进行再次沟通,以争取他们在新时代下对发展核能的理解与支持,另一些新选厂址公众沟通的挑战很大。一方面,我们要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公众在核能发展中享受到应有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与公众沟通协商,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消除疑虑,赢得支持理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有效开展公众沟通,争取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是核能行业需要始终认真研究与探索的长期命题。
二是如何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的公众沟通是新课题。随着山东海阳与浙江海盐一北一南两个核能供暖项目成功投运、辽宁红沿河核能供暖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以及首个工业供汽核能工程在江苏田湾开工建设,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核电站向当地用户提供安全经济高品质的供暖(供冷)、供汽服务,核能的综合利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我国积极推进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小堆、低温供热堆、海上浮动堆等核动力装置研发与建设,紧密结合用户侧综合能源消费需求,为供热(供冷)、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等提供清洁能源。核能以“清洁供暖” “干净的饮用水”“高品质的工业蒸汽”等形式更加密切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正在改变公众对核能的认知,我们的公众沟通策略方法和内容也应相应进行调整与变化,需要新的宣传模式和沟通方法。此外,由于小堆项目主要分布内陆地区,更加贴近用户,公众较为敏感。我们既要借鉴大型核电机组公众沟通的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还要研究如何做好小型堆的公众沟通工作,建立小堆项目与用户、周边社区良性共赢模式,让小堆成为社区和公众的好邻居,也是核能行业亟需研究的新任务。
三是涉核舆情管理面临挑战。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处处都是舆论场,人人皆是发言人”的网络环境下,随着我国核电项目运行和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任何事故或事件都随时可能引发舆情并瞬间放大,涉核信息尤其敏感,公众很容易被漫天传播的各种消息所裹挟而无从分辨,引发舆情风险。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核能行业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国外势力利用而形成舆论焦点。因此,如何引导和管理好舆情,防止舆情演变成群体事件,一直是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不断创新新时代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方法,凝聚全社会正能量推动核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公众沟通之路,构建了“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及“科普宣传、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舆情应对、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了公众权益,并推动了一批核电新项目顺利稳妥的开工建设。在“双碳”目标下,我们应围绕核能公众沟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勇于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切实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以核能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沟通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机制和模式,不断总结经验,集聚全社会力量同心协力做好核能公众沟通,为核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做好公众沟通首先要赢得公众的信任。核能的安全特殊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和信心取决于对我国核能行业的高度信任,这是做好核能公众沟通的基础。因此,赢得公众的信任是核能全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它要求每个人都要肩负责任,践行使命。首先,要确保我国在运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在建核设施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不发生不可接受的事故和事件,确保核安全。这是赢得公众信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基础。其次,整个核能产业链应严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严慎细实的作风,切实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确保服务和产品的高质量。再次,必须以透明、开放的态度,客观准确及时通报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回应关切,绝不容忍以任何理由隐瞒、谎报,甚至作假行为。最后,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秉持“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以核工业人专业严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核能行业和核能从业人员对核事业高度负责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信心。
二是推动核能公众沟通融入社会治理管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行共商共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管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保障通道,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民主化和协同水平。我国核能公众沟通“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与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开展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应以这些原则为基本遵循,进一步发挥各多元化主体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核能公众沟通导入当地的社会治理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大局,适应社会治理新规则,并作为当地社会治理的重要活动和载体。基于新实践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核能项目论证、决策的制度和相关政策,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公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推动多元主体的共商共治。
三是要持续探索和实践核能项目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最终使命是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国的核能企业在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一直践行与当地百姓共享核能福祉。通过扶贫共建、带动地方就业、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等各种方式,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秦山核电与海盐当地“核谐邻喜”发展模式、苍南核电以生态核电与地方融合发展的“绿能小镇”、山东核电为海阳市打造“零碳”供暖城市等多种企地融合发展模式,得到了当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在核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应更加持续深入地探索与当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把核能项目周边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与国家核能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利益长期共享机制,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才能够为核能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是不断改进公众沟通策略和方法,提高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和接受性。要以核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核能综合利用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提高人民幸福感为契机,不断完善公众沟通方法。国家相关部门涉核公众沟通指南规定了核能公众沟通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在开展公众沟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形势下,可对相关指南进行完善升版以便更加有效指导工作,并编制核能其他领域(如燃料循环、小堆等)公众沟通指南等政策文件,满足核能各领域公众沟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应协同开展各类核科普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解读国家核能政策,解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让普通百姓听得懂,易接受。要积极推动核科普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等,重点抓好核电新厂址当地领导干部的核科普工作。要不断改进和补充核科普的内容,特别是核能核技术的综合利用,研究全媒体时代“更快速、更善变、更多元、更视频”传播规律,使核科普既要客观、科学、准确,也要“亲民情、接地气”。公众参与不仅要按照法规要求,听取民众意见,征求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而且应注重实效,要不断开拓公众参与的新渠道和新形式,及时解答疑问,回应诉求,充分保障公众的权益。
五是协力打造核能舆论阵地,做好舆情管理工作。在全媒体时代下,要发挥各种传播媒介优势,主动建立各种核能公众沟通的主流宣传平台,统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力量,主动宣传核科学,讲好核能故事。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和涉核企业应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及时发布信息和政策解读,解答公众疑惑,并对媒体上的负面报道及时回应予以解释,对谣言或错误信息进行澄清,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核能行业应加强涉核舆情的监测研判,研究影响公众的各种新概念和观点,及时引导公众正确解读,掌握舆情应对的主动权,避免酿成社会稳定群体事件。
同志们,我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复杂多变国际形势的重大演变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赢得国际竞争主导权的迫切需要。核能发展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能行业将牢记核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崇高使命,紧密团结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定能持续开创核能公众沟通的新局面,续写我国核能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