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0714 浏览版
P. 28

重点关注


















            体积有 5000 多立方米,重达 1400 多吨 ;安全壳直径                    供应链。
            40 多米,高 70 多米,用 5厘米左右厚的钢板制成,每                         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每一种设备、材料的技
            平方米可承受 40 吨以上的压力 ;蒸汽发生器里面有                         术开发,基本都布局了2 家以上有竞争力与积极性的

            1万多根用于热交换的U型管,总长超过300公里……                          单位参与研制。通过设计牵引、目标导向,“国和一号”
            历经 12 年科研攻关,“国和一号”成功打破多项材料                         从设计技术到制造技术与工艺多维度迭代并相互支
            及设备制造技术垄断,关键设备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                            撑。同时,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核工院构建
            设计和国产化制造,设备总体国产化率达到 90%以                           了“国家级- 省部级- 集团级- 企业级“等多层级创新平

            上。自主化设 计、国产 化制造不仅增强了核电 站的                          台体系,形成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山东崮山
            经济性,而且可提供了可靠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                            基地等试验基地,建设并配置一大批高水平试验设
            障。目前,我国已具备年产8~12台/ 套先进核电机组                         施,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试验资源的共享,从关键

            的装备能力。                                             点上技术突破到多项新技术的系统突破与集成,促
                                                               进了整体研发 效率不断提 升,形成了技术与产业协
            举国机制的创新工程                                          同发展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
               “国和一号”的研制成功,离不开在国务院、科                           才,推动了核电行业和技术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技部领导下的行之有效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                                国之重器当如是。
            理方式,汇聚了国家、行业和产业力量。以上海核工
            院为技术责任主体单位,构建了三代核电自主化技术                            薪火相传的创新工程

            攻关团队,全面布局科研攻关任务和工程项目实施,                               2020 年 9月22日下午,在上海核工院 2020 年教
            国内先后有600 余家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高等                          师节暨“建院 50 周年杰出贡献奖”表彰会上,一场别
            院校,31000  余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有效发挥了                         开生面的师徒传承仪式正在举行。

            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请缪鸿兴前辈为王伟赠与藏金观山杯。”主持人
                中科院、国家核安 全 评审中心等国家 级科 研机                       大声宣布。寓意藏金观山杯,杯中藏丘壑,心底有乾
            构,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国内一流高校                            坤,领悟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提供了有效的研发支撑。既有一重、二重、沈鼓、哈                               85岁高龄的缪鸿兴是上海核工院原副总工程师、
            电、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宝钢、鞍钢、太 重等 一大                         “七二八工程”副总设计师,“60 后”专家王伟现在是
            批身经百战的“国家队”选手,更有上上电缆等一众                            上海核工院助理总工程师,目前正承担着“国和一号”
           “争气”民营企业勇于啃“硬骨头”,相继进入核电研                            国产化仪控设备验证总指挥的重任,“80 后”青年骨

            发领域,在主设备、关键材料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人                            干李涛正是王伟麾下的技术骨干,全面策划推动仪
            力、物力,有效推动了“国和一号”的研发进程,实现                           控设备测试 项的选 取和执行以 及 规 程的审查,“90
            了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同时,构筑了完备的三代核电                             后”新员工张天迈则是团队的新鲜血液,朝气蓬勃。




         26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