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5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415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管理




            实施。
                 2.  后处理工程标准建设
                 构建适用于我国后处理发展路线的标准体系。开展湿法后处理临界安全、辐

            射安全、工业安全,后处理总体、主工艺系统、辅助工艺系统、建构筑物设计,后处理
            化工设备、机械设备、仪控电设备、监测设备和后处理专用材料,后处理调试,工艺

            控制和分析、产品及检验、维修,运行限制和条件,乏燃料运输容器、辐射监测、应急
            安全等领域的标准研制。
                 3.  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标准建设

                 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要求,开展铀矿冶设施退役、退役治理辐射安全
            与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最小化、高放废液处理、放射性轻微污染物料解控、放射性
            废物处置、退役技术、退役终态、核设施退役费用、深地质处置等领域标准研制。与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工程同步开展选址和场址评价技术、地质处置现场
            试验技术、地质处置工程及工艺技术、地质处置安全评价技术等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标准研制。满足核设施退役工程需求,推动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技术标准技术水

            平达到国际水平。


               (二)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自主可控

            发展


                 重点开展核燃料循环中关键设备、仪器仪表、关键材料的标准化研究,一方
            面避免核燃料循环的生产受制于人,保障核材料、核燃料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加

            强知识产权、专利与标准化互动,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占领技术高地,增强核心竞
            争力。在先进核燃料元件方面,总结三代压水堆燃料元件、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
            AP1000 燃料元件的经验,研究构建三代压水堆燃料元件、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标

            准体系。与微堆燃料元件、钍基熔盐堆、快堆 MOX 燃料、ATF 燃料、环形燃料、铅
            冷快堆燃料等新型燃料元件的研发同步,开展相应关键标准的研制。在关键材料
            方面,以自主技术的核级锆合金,耐辐照材料等方面技术为基础,将专利与标准化

            结合,发挥标准引领市场的作用。


                                                                                   401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