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1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441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管理
且经济性较差。
(1)率先建立规模化商业后处理能力。
法国 1958 年在马库尔建成第一座军用后处理厂 UP1,主要处理金属铀石墨气
冷堆乏燃料。1966 年在阿格建成第二座后处理厂 UP2,主要处理气冷堆乏燃料。
1975 年将 UP2 改造为 UP2-400,具备 400 吨 / 年轻水堆乏燃料处理能力。1989 年
新建 UP3 后处理厂,主要为德国和日本的核电企业提供商业后处理服务。1994 年
又将 UP2 400 扩建为 UP2 800,主要处理法国本国产生的乏燃料。上述两厂目前
后处理能力总计 1 700 吨 / 年。
(2)快堆发展进程远不及预期。
法国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启动了钠冷快堆研究,制订了明确的快堆发展计
划,先后设计建造了畅想曲试验快堆,凤凰原型快堆及超凤凰商业快堆,但运行均
不理想,多次发生钠泄漏、钠水反应等安全事件,目前三座快堆均已关闭(见表 1),
其中超凤凰商业快堆仅运行 10 年。2006 年法国启动新的快堆研发计划,计划
2020 年前建成先进钠冷快堆工业示范项目(ASTRID),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法国先后设计建造的三座快堆的有关数据见表 1。
表 1 均已关闭的法国三座快堆的数据
Rapsodie Phenix Super-Phenix
类型 实验快堆 原型快堆 大型商用快堆
热功率 /MW 40 563 2 990
电功率 /MW 0 250 1 242
开始建造的时间 1962 1968 1976
第一次临界时间 1967.1 1973 1985
最终关闭时间 1983.4 2010.2 1998.9
厂址 Cadarache Marcoule Creys Malville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