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核能19第04期.indd
P. 140

核能行业发展



                 技术,为后续快堆技术的发展、快堆的产                      金冷却反应堆、新型核燃料元件为代表的
                 业化应用以及基于快堆的核燃料循环技术                      中国核动力技术升级版,有关科研院所正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协同配合,积极开展研究。2014 年 5 月
                     3.  先进核燃料元件 CF3 完成主要研               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组织国内
                 制工作,进入随堆运行考验阶段。这是我                      相关单位代表中国参加 GIF 超临界水冷
                 国核燃料技术自主研发进程中的一个重要                      堆系统指导委员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0

                 里程碑节点。CF3 具备优良的性能,可用                    月,核动力院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
                 于长周期换料。MOX 燃料芯块制备首次                     所签订了 10MW 固体燃料钍基熔盐实验
                 热试成功。                                   堆主体工程设计合同。
                     4. 第三代铀矿冶技术实现系统化、工                      8. 2014 年,集团公司获国家科技进

                 程化应用,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                      步二等奖 1 项、国防科技一等奖 1 项。中
                 掌握 CO 2 +O 2 地浸技术的国家。突破了大               核集团公布的2014年度获奖单位及项目,
                 埋深、多层矿、低品位砂岩的高效浸出技                      共有 130 个项目获奖,其中,1 项获科学
                 术,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研制,实现了                      技术奖特等奖,“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

                 我国天然铀产业发展中一次深刻的技术革                      设计与技术创新”等 9 个项目获一等奖,
                 命,开辟了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发展的新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棒控棒位系统设备”
                 路子。蒙其古尔、钱家店等成为新技术应                      等 40 个项目获二等奖,“核电站堆内构
                 用的典范。同时,在纳岭沟等北方其他地                      件振动监测系统研制”等 80 个项目获三

                 区的应用也取得了新进展。                            等奖。中核集团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
                     5.  世界先进的 100MeV 质子回旋加              申请专利 1348 件,获专利授权 797 项。
                 速器首次调试出束,标志着国家重点工                       (二)推进互联互通,信息化水平再
                 程——HI-13 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关键                   登高

                 试验设施正式建成。此次建成的 HI-13 串                      2014 年,中核集团完善信息化顶层
                 列加速器,是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                      设计,启动集团互联互通及商网建设,持
                 子回旋加速器。其研制成功,表明我国掌                      续推动各单位信息化水平提高,完成集团
                 握了特大型超精密磁工艺、大功率高稳定                      ERP 顶层设计,积极推动 ERP 试点,组

                 度高频等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                      织完成信息化三期及 JYK 等系统建设,
                 新性成果。                                   在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6. 聚变研究持续推进,在加料技术、                      1. 完成了信息化顶层设计, 明确了
                 带状流物理研究等方面获得世界领先的成                      方向。瞄准“做优做强、国际一流”目标,

                 果。大功率辅助加热聚变工程关键技术研                      坚决贯彻管理提升活动要求,完成了信息
                 究开发和系统建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化改进提升总体建设方案。引进先进经验,
                     7. 以超临界水冷堆、熔盐堆、铅铋合                  “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各成员单位


                 130






     核能2015年年鉴内页 12.14.indd   130                                                                15/12/17   下午7:39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