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zghn202103.indd
P. 39
华龙工地有个拉姆让
文 冯涛
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 联系了,还好吧?” 看不出半点生机。第一批建设者踏
在中国与巴基斯坦两个古老文明之 “拉姆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上这片土地,不由地心中暗暗叫苦,
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如今,“一带 我们又要到你们那边建核电站了, 环境太差了……而比起自然环境,更
一路”倡议再次给巴基斯坦带来历史 就是有点远,在卡拉奇,你愿不愿意 令人苦不堪言的是当地的用工环境。
性发展机遇。由中核华兴公司等承 过来帮我?” 卡拉奇作为巴基斯坦人口第一
建的巴基斯坦恰希玛和卡拉奇核电 “没问题,什么时候需要说一声, 大城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
项目作为国家实施“中巴经济走廊” 我立马就过去。” 当地缺少大型中方施工项目,劳务
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就 这一次,海外“华龙”建设者面 工人几乎没有与中方人员有共同工
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带一 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群没有 作的经验,语言不通成为中巴员工
路”的天堂角上。 任何核电工作经验的巴籍员工。工 之间的一大鸿沟。
2015年9月18日,随着K2机组 作开展之难,可想而知。而这个电话 随着拉姆让的到来,现场语言
第一罐混凝土的浇筑,由我国自主研 通过后,中核华兴的张奎算是吃下 鸿沟被慢慢填平。早班会上,拉姆
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了一颗定心丸,塔吊操作有眉目了! 让用当地语言对现场巴籍员工讲解
“华龙一号”核电站海外首堆工程建 原来拉姆让是张奎在恰希玛 工作安排、作业高风险点,带领巴籍
设正式拉开帷幕。项目建设现场群 C3、C4核电项目带出的一名巴籍塔 员工用中文背诵“十不吊”。在当好
塔林立,塔机起钩、变幅、转臂,纵 吊司机,他能熟练地操作塔吊,并了 语言沟通桥梁的同时,拉姆让开始
横腾挪,核电建设物料平稳送达各 解塔吊安拆,且中文流利。拉姆让 主动为项目部招兵买马,积极向自
作业平台。而这些作业的完成者是 是张奎的徒弟,两人亦师亦友,相 己的亲戚朋友和相识的工友们介绍
170名巴基斯坦籍塔吊操作工,巴籍 互配合,早已有了不同寻常的默契。 华兴公司,邀请他们来华兴工作。
工人拉姆让便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卡拉奇核电建设的塔吊工段有了他
的加入,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共建“华龙”——群塔作业屡
莫逆之交——拉姆让千里赴约 2014年年底,在项目现场尚未 创佳绩
2014年初在巴基斯坦拉合尔, 安装的塔吊大臂旁,阔别5年的张奎、 从项目开工至今,中核华兴K2、
拉姆让正和家人围坐在桌旁,喝着 拉姆让师徒两人终于再次相会。“你 K3项目部为提升巴籍塔吊工段人员素
奶茶,吃着“甲巴滴”,说着小城的 来了,我心里就有底了。”张奎紧紧 质,项目部借助安全体验馆等平台开
趣闻。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是 握着拉姆让的手。 展安全知识培训,开办汉语培训班,
一个来自中国的号码。 提升巴籍工人汉语水平,同时定期组
“喂,拉姆让,我是华兴张奎啊, 从零开始——塔吊段艰难起步 织作业技能集中培训考核,以提升和
老伙计。” 刚入场时的K2、K3核电项目现 巩固各特殊工种的职业技能水平。
“哈哈,Mr.张,老朋友,很久没 场还是一片荒地,零星的几处杂草, 项目部通过招聘、筛选,并经过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