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8 - zkcs2020.indd
P. 328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三卷)
吨。若以年产 10 亿吨钢材计算,每年可减排 14.3 亿吨二氧化碳,减少能源消费
5.5 亿吨标准煤,将有效缓解我国碳排放压力,助力解决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4 加快发展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已经具备基础条件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已建成并运行 10 兆瓦高温气冷实验
堆,20 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预计 2020 年建成投产,我国在高温气冷
堆技术领域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宝武集团等国内主要相关
单位,已经联合开展了有关核能制氢—冶金耦合的前期合作。
当前已完成了原理上的可行性研究和验证,下一阶段要针对工程材料、关键设
备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反应堆环节最关键的材料(耐高温)、中间换热器等
核心设备的材料研发和选型上已有一定基础,正在开展实验验证。制氢环节,最具
潜力的碘硫循环热解制氢、制氧技术已完成实验室规模验证,具备更大规模实验或
中试条件。
5 建议
鉴于核能与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
及高温气冷堆制氢和氢冶金的技术优势和良好前景,建议国家将高温气冷堆核能
制氢—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力度。加强顶层设
计,充分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抢占这一跨产
业技术创新战略制高点,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