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0714 浏览版
P. 20

重点关注








            工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核电建设现场“人机料法环”                          实现人员健康保护和工作效率提升。

            等各关键要素进行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提                              (七)延寿退役。开展数字技术赋能核电延寿和退役
            升项目安全和质量管理能力、防造假能力及管理效率。                           研究。在核电厂设计、生产运营环节即从便于延寿和退
            二是创新数字化施工技术。加速数字技术和核电现场                            役的角度进行考虑,基于设计三维模型结合生产数据不

            施工技术的融合,开展智能施工工具的研发和应用,通                           断丰富完善核电厂模型 ;开发核电厂寿命管理应用,提
            过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施工工具的革新,有效提升现场施                           升设备寿命管理和退役智能化水平。
            工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保障核电高质量建设。三是

            推进数字化交付。面向核电业务需求,明确数字化交付                           五、保障措施及有关建议
            方式与数据范围,建设统一数据模型和架构的数字化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核
            移交平台,基于交付标准规范和数字化移交平台开展数                           电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或转型指导意见,行业协会和各
            字化交付在核电运营期的场景应用。                                   核电集团根据转型总体规划或指导意见,集合内外部优

               (六)生产运营。一是开展智能监测诊断。开展设                          势资源,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基础性研究、自主化发展、
            备健康管理研究,建设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系                           成果产业化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协
            统、设备、重大危险源等可能导致电厂风险发生变化的                           同创新。

            信息,实现重要系统、关键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优化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跨集团核电数字化转型
            维修策略,开展预测性维护。二是建设智能巡检和监视                           专项工作组,加强统筹谋划和研究指导。工作组定期组
            系统。以巡检和监视智能化为目标,针对重复工况、危                           织研究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
            险工况、恶劣环境,应用智能探测器、特种智能机器人                           点任务落地和目标的实现。

            等装备开展智能巡检和监视,逐渐代替现场人员,提高                              三是设立专项支持。建议设立重点科研专项,支持
            巡检、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开展核电厂生产数字化                           核电数值反应堆、核心软件自主化开发等核电数字化新
            管理。建设核电厂数字化生产流程系统,实现各类工单                           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共性问题研究,充分发挥我国大

            标准化流程管理和数字化成本管理等核电厂生产数字                            科学研究优势,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化管理,并针对生产管理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研究面向                              四是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组织开展核电数字化转
            电力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实现核电厂管理优化和精细                           型标准体系建设,形成适用于不同技术路线的核电数字

            化,为生产运营智能决策提供支撑。四是开展智能化                            化转型业务标准和规范,确保核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业务
            大修管理。建设数字化大修指挥中心,实现大修管理信                           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
            息展示可视化、生产活动集中监控、检修过程智能化管                              五是强化组织领导。各核电企业加强数字化转型

            控,以及外部专家大修远程支持。五是加强核电厂智能                           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的数字
            安全管理。结合人员定位、图像识别、电子围栏、智能                           化转型领导工作小组,统揽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打造
            穿戴设备等技术,精准监控人员行为和工作流程,对核                           高素质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团队,保障数字化预算投
            电厂生产安全情况进行全范围、全过程监控,促进防人                           入,加强考核评价。

            因失误管理。六是研制智能机器人。研制高辐射、复杂                              六是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创新人才
            环境和人员不可达条件下的特种作业机器人和智能化                            培养和使用机制,培养和储备具有创新意识、既深谙核
            工器具,用于高辐射和人员不可达环境下的监测操作,                           电专业知识又精通数字技术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1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