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2019congshu
P. 301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相关高等院校放射性地质和铀矿采冶工程
的学科建设,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适应核能矿产资源强国需要的人才
队伍。
5.2 应优化产业布局和完善产业政策
应加大地质勘查投入,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对于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
铀矿勘查的投入力度。强化地勘能力体系建设,建立中央财政预算核地勘专项,形
成稳定长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北方砂岩型铀矿开发工作,形成南北方相协调
的产能格局。国内铀资源开发继续坚持“上大限小”“多探少采”的保护性开发
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天然铀产业体系。
应完善矿权政策,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多种资源共伴生的地区或盆地的资源
开发应统一规划,依规划设置矿业权,做到依法依规有序勘查开发。在确保安全和
环保的前提下,固体矿产矿业权可与油气矿业权重叠登记。按照“铀矿优先、空间
划开、时序错开、合理避让”的原则,制定铀矿和煤炭、油气等矿产矿业权重叠设置
的专门规定,并形成常态化的协调机制。
应鼓励创新合作开发模式,可以积极推进“一个责任主体、多方参与投资、股
份合作开发”模式的实施。技术领域应积极研发铀铁、铀磷、铀钼、铀铍、含铀稀土
等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应完善环境保护政策。鼓励企业为提高资源采选回收利用水平的技术开发和
改造,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重点支持矿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加大矿山地质
环境修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的投入。加强铀采冶废物最小化和地下水及土壤修
复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推进退役后的铀矿尾矿库等铀矿冶设施属地管理。
5.3 应完善“走出去”的政策
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天然铀市场较晚,要占有更大份额,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