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577
核安全与公众沟通
规律、冷源防护系统体系等方面基础研究欠缺,冷源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不足,
无法为冷源防控持续提升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4 核电厂冷源安全提升建议
4.1 建立和完善核电厂冷源设计和运维标准规范
根据国内外核电厂冷源经验反馈、良好实践及成熟应用,结合行业相关标准规
范,制定和完善核电厂冷源设计标准,为新建核电厂冷源防护设计提供标准和指
导,也为在运核电厂冷源安全状态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建立并完善核电厂冷
源运维标准,通过规范运维管理措施及要求,保障核电厂冷源相关的重要建(构)
筑物及设备设施的可靠性。
4.2 加强冷源风险识别
通过海洋环境调查、海生物调查、内外部经验反馈等方式,识别厂址周边可能
形成堵塞的目标物,了解冷源堵塞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时空变化,梳理出
潜在的冷源海生物和杂物名录和风险等级目录,编制取水口冷源风险月历和风险
防控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的海生物和杂物应对措施,为后续冷源防控中
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运行控制等提供准确输入。
4.3 提升冷源监测预警能力
完善冷源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在现有声呐、视频、雷达、水质水文传感器等
监测装置基础上,研发采用监测预警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监测范围和准确度,联合外
部海洋单位、科研机构开展海生物和杂物爆发规律、特征机理、漂移路径,寻找与海生
物和杂物聚集、爆发相关的气象、水文等相关性研究,建立完善冷源监测预警系统,实
现精准监测预警,为冷源响应、机组控制等主动干预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见图 3)。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