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9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579
核安全与公众沟通
4.4 提高冷源过滤和疏导能力
加强源头导避。取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和布置方式最为重要,简单的设计时应
充分考虑当地海洋的潮流方向和极端气候的潮流变化,合理设计明渠的朝向、堤的
弧度和长度,降低取水口门流速和波高,减少对海生物和杂物的卷吸作用,提高防
波堤的杂物防护和导避功能,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取水口的海生物和杂物。
提高拦截可靠性。根据厂址特点及冷源不同风险,在满足有效阻拦海生物和
杂物、保证通流功能的要求下,选取合理拦污网孔径,优化梯级过滤。根据各电厂
实际情况优化拦污网基础和型式,如采用桩基式基础安装和固定拦污网,提高强
度;用网兜替代平面网,增加过水面积,便于清理,增强细小海生物拦截能力,解决
增大过水面积与提高细小海生物拦截能力的矛盾;有条件的电厂可以建立桩基拦
网一体化平台,研发使用机械化、自动化快速收放,实现网兜自动抽吸清理,提高拦
网更换和清理效率,降低受力破损风险和作业风险,如阳江在取水口前端建设循环
水监测与预过滤系统,见图 4 和图 5。
图 4 循环水监测与预过滤系统主要组成
加强后端疏导。加强冷源后端系统优化和技术提升,如采用清污机替代粗格
栅,增加链式滤网分担鼓网负荷,研发重要厂用水系统核级抗震管式热交换器,统
筹考虑鼓网、贝类捕集器、冷源拦截等设备的联动改进,提高冷源系统疏导能力,降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