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687
ః
究乃至把握其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权是必要的。首先,目前核环境史研究主要
锚定冲突激烈张力突出的核危机、核事故和大气层核试验,这种破坏性叙事与西方
环境思潮驱动下的反核思想合流,再加上西方人文社会学科学者本身一般都倾向
于反核立场,这种倾向和叙事逻辑有向中文学界蔓延之势,对这种不科学的片面的
反核观点的抑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核事业发
展历程给我们今日核能行业留下了许多具有宝贵启示意义的教训,回顾这些问题
中的各方力量博弈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实有着指导作用,但是由此得出反核结
论的做法是断不可取的。由于人文学界对此警惕不足,所以需要核能行业进行引
领和支持,深入挖掘核能核技术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从原子能技术
应用早期构建的美好愿景和核科学对于开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作用出发来构建核
能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对于破除目前核环境史发展的反核论调,塑造更加良好的核
形象都是十分重要的。
核环境史目前由美国学界主导的现实,在当前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博弈的
大环境下,事实上也形成了一个涉核问题话语权争夺的重要领域。核环境史研究
大体上虽然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但是话语权长期由西方把持,难免会以对中国和核
事业的有色眼镜来打量甚至干预我国的发展道路,也方便成为其政治操弄的外交
筹码。我们亟需在核环境史领域发出中国声音,由中国学者进行的世界核环境史
研究可以打破美国学界的话语垄断,对许多关乎核能行业发展和中国国家发展的
重点问题提出中国自己的解释。核能行业依托国家战略,政治属性强,有相当完备
的组织和力量,对松散的难以单独抵御西方优势研究和话语权的大学文科学界应
当加强联系,予以支持和引导,这对于破除美国在学术观点和外交舆论上对我国的
孤立和打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最后,核环境史作为世界史研究的前沿领域,不同于传统史学对政治社会的关
注重心,与科学史、技术史、生态学、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知识深度交融。很多具体
问题比如放射性落下灰、核废料处置、辐射防护观念和标准的发展史等,脱离相关
自然科学知识无法研究对建构于其上的其他影响,非常需要跨学科素养支撑——
而这正是单纯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人才素质难以完全胜任的。所以,核环境史学
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