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4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44

ᇏݓނିྛြᇆ९՗඀čֻ໴जĎ




             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氢能方面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氢能相关技术与应用也
             不断成熟并商业化。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 2050 年,氢能在全球能源需求
             量中约占 20%,在氢能相关领域,每年创造 2.5 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现有工业制氢产能为每年 2 500 万吨,占世
             界总产量的 38%,换算热值约占能源总量份额的 2.7%,主要应用于合成氨生产化

             肥、合成甲醇、原料气与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以及航天航空工业。预计到 2050 年,
             我国氢气需求量约 6 000 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 10%,可减排约 7
             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 12 万亿元。



             2  核能制氢是未来氢气大规模供应的重要解决方案



                 核能是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成熟的一次能源,核反应堆与先进制氢工艺耦
             合,可实现大规模、持续、稳定制取“绿氢”。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兼核能司司
             长米哈伊尔·丘达科夫表示,一座 100 万千瓦的核反应堆每年可产生超过 20 万吨

             氢,为超过 40 万辆燃料电池汽车或超过 1.6 万辆长途燃料电池卡车提供燃料。相
             比于化石能源重整制氢,核能制氢是最具有前景的清洁氢生产手段,相对于太阳

             能、风能、生物质制氢,核能制氢具有分解效率高、便于工业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是
             最具提供大量产业用氢气潜力的技术。综合技术、经济、环境多方面效益分析,核
             能制氢是未来氢经济体系中氢气最理想的来源之一。

                 高温气冷堆高温高压的特点与大规模制氢工艺十分匹配,是最适合发展核能
             制氢的堆型。高温堆制氢技术即将完成实验室验证,按照发展规划,在 2030 年左

             右能够实现规模制氢,预计制氢成本为人民币 13.5 元 / 千克,相对天然气重整制
             氢已存在竞争优势。实现大规模制氢后,其成本将降低至人民币 11 元 / 千克,在
             对天然气重整制氢形成鲜明优势的同时,将具备和煤炭制氢进行市场竞争的条件。

             我国制氢技术在 2010 年新能源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后快速发展,但与国际成熟技
             术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我国在高温气冷堆、超高温气冷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大力
             发展高温气冷堆制氢有望弯道超车,改变国内制氢技术以国外引进技术为主,大量




             730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