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1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51
ਆ߶ၰσิσ
集中力量开展海水提铀科研和
工程化,支持核能可持续发展
钱天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核能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
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而铀资源作为国家核能发展
的“粮食”,其稳定的、低成本的供应成为核能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1 背景
作为核大国,在任何情况下,铀资源的供给都必须立足自给,尤其是在战争或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的战略供给。虽然我国的铀矿资源较为丰富,但铀回收技术
难度和成本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而越来越大。旺盛的需求与羸弱的自给能力之间
形成了巨大反差,导致天然铀需求缺口尚由国际市场补充,而由国际开发或采购的
方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因素。
海水本身含有微量天然铀,虽然浓度不高,但资源量巨大,预估约 45 亿吨,约
是陆地铀资源的 1 000 倍。如果将海水中大部分铀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可保
证人类几万年的能源需求。但 1 000 吨海水中仅含有 3.3 克铀,海水提铀难度较大,
需要处理大量海水,并存在能耗大、工程化难度大等问题。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