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zghn202101.indd
P. 38

产业聚焦









              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如原理样                  技术人员、电工、焊工、钳工等关系                  研人员并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我国

              机失效分析、秦山二期的施工设                   都非常好。“作为一个课题负责人,                  核电产业要发展,实现自主化是必
              计、产品样机的研制等等,都是亟                  就不能只懂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                   然之路,核心关键技术不能永远受
              需解决的问题。李老师身体不好,                  都必须懂,这样才能发现设计中存                   制于人。“自主研发控制棒驱动机

              课题负责人的担子压到我身上,很                  在的问题。改进设计,解决问题,才                  构,很难,但是也必须干,而且必
              多技术问题需要我来决策,而我当                  能统筹全局。”李红鹰感慨地说。                   须干成。”他们为此发下了“狠誓”。
              时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担此重任,压                      1999年3月,ML-A型控制棒驱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两个机组多
              力巨大,只能拼命学习,疲于应对,                 动机构产品样机完成了300余万步                  年的实际运行,证明我国自行研制

              感觉都要被逼疯了。”对“临危受                  的寿命考验试验,通过了原中国核                   的控制棒驱动系统的各项性能完全
              命”的李红鹰来说,1997年是他人                工业总公司组织的验收鉴定,标志                   满足设计要求。但是,ML-A型控

              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着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秦山二期核                   制棒驱动机构的成功,并没有让李
                  主持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研发工                电工程控制棒驱动系统取得了成功,                  红鹰满足。他说 :“当时做ML-A型
              作,对刚工作几年的李红鹰来说,是                 实现了大型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                   的时候,虽然设计实现了自主,但
              一次巨大的挑战。有一次,李红鹰                  的国产化,并且在技术上达到了国                   是几个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还是需要

              去和一个厂家进行技术交底,结果                  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为我国大                   从外国进口,这样我们还是要受制
              厂家提出的一些技术问题,他却答                  型核电站成套设备国产化做出了重                   于人。而且随着核电的发展,对控
              不上来。“会前准备时,只是搞清楚                 大贡献。2000年7月,秦山核电二期                制棒驱动机构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

              了技术条件的具体要求,哪知道别                  工程1号机组控制棒驱动机构产品                   高。研发更先进的控制棒驱动机
              人会问你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实                  顺利出厂。2000年11月,该项目因                构,是必然选择。”针对三代核电
              现不了怎么办?结果被问得哑口无                  其在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站对驱动机构提出的更长设计寿
              言,当场脸都红了。”回忆起那次经                 被评为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                 命—— 设计寿命由40年提高到60年 ;

              历,李红鹰如是说。这也让他回院                  年1月,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                  更高抗震等级——由0.15g提高到
              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控制棒驱动                  步奖二等奖。目前,ML-A型控制棒                 0.3g ;更高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
              机构的设计生产各个环节都摸透。                  驱动机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自                   和焊缝泄露的概率 等设计指标,核

                  不懂的问题怎么办?首先,向                主设计的二代加核电站。                       动力院又开始了适用于三代核电站
              前辈请教。李红鹰每次去看望病中                                                    的ML-B型驱动机构的研发工作。
              的李金贤老师,谈得最多的总是工                  立誓 :坚定不移做自主                           但是,要研发更高性能的驱动机

              作上的事 ;其次,自己查资料,不断                    “国外的技术很成熟了,我们可                构,并实现完全国产化,并不是那么
              积累 ;然后下工厂,去厂里跟技术                 以直接引进,没必要花那么多人力、                  简单的事,过程中充满曲折和辛酸。
              人员和加工师傅现场请教学习。刚                  物力来做自主研发。”上世纪八九十                      在设计上,ML-B型驱动机构的

              刚主持研发工作的那两年,李红鹰                  年代,我国制造业水平不高,很多                   研制不仅仅是在ML-A型驱动机构基
              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工厂                  核电设备都要依赖外国进口。当时                   础上设计指标的翻版,研发有太多
              里,学习相关的制造工艺。因为经                  许多人并不看好自主研发。                      的变化 :整体式驱动杆行程套管、
              常往工厂跑,后来李红鹰跟厂里的                      但控制棒驱动机构课题组的科                 一体化密封壳和双齿钩爪等新型设




           3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