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zghn202101.indd
P. 40
产业聚焦
李红鹰(左二)等技术人员在福清5号机组核岛厂房前合影
化吗?!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日,ML-C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完成
将科研课题与设备制造厂的产品研 2012年,核动力院以技术入股 1200万步热态寿命考验试验的基础
发结合起来,以CNP1000控制棒驱 的方式,联合四川华都核设备有限 上,顺利通过0.3g抗震试验。这标
动机构样机为契机,争取院里自主 公司开始ML-B型机构产品样机研 志着该型驱动机构研制取得成功。
制造,实现科研成果产品化。刚开 制,并逐步实现了产业化。2018年 “ML-C型驱动机构顺利完成了1200
始,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这样做 3月22日,“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 万步热态寿命试验和抗震试验,我
一是风险太大,二是无疑会给自己 程( 福清核电5号机组 )ML-B型控 们还将继续进行热态寿命试验,目
增添很多工作量,不值得。面对众 制棒驱动机构正式通过出厂验收。 标是完成1800万步的寿命指标,让
多怀疑的目光,面对摆在面前的诸 在技术创新上,李红鹰也始终 驱动机构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多困难和压力,他没有退缩,更没 追逐着科技的最前沿。李红鹰带领 李红鹰说,ML-C型驱动机构计划用
有放弃。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想法, 团队,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经验 于“华龙一号”改进堆型。
李红鹰多次打报告,征求院、所领 反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控制棒 当问到未来的工作计划时,李
导的意见,并与老专家们共同探讨 驱动机构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制出 红鹰笑着说 :“现在第三代控制棒
论证。“那时候还年轻,在会上讨论 ML-C新型控制棒驱动机构。ML-C 驱动机构也做完了,下一步只能朝
的时候,还跟人吵了起来。”李红鹰 型机构在设计上采用440级耐高温 着四代奋进了!”
笑着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想法 线圈、耐磨损钩爪以及一体化全镍 李红鹰满怀激情,又踏上了新
也逐步完善,越趋成熟,最终得到 基密封壳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 的征程。
了院所领导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为 其耐温性能和运行寿命,整体技术 (作者单位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科研与产品一体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0年4月30 计院)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