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zghn202103.indd
P. 32
科学技术奖
202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地质人最不怕的
就是啃“硬骨头”
——东华理工大学“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理
论与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研究纪实
文 何剑峰
铀是“核工业的粮食”,是战略核力量的基石。我 常有其它矿产伴生,导致大量复杂、难处理的铀资源尚
国铀矿资源较为匮乏且禀赋不佳,难以满足国家能源 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但地质人最不怕的,就是啃“硬
安全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制约我国核工业发展 骨头”。
的瓶颈一直存在。因此,铀矿成矿作用、铀矿地质勘查 作为全国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学科体系最为齐全的
等相关问题成为我国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2020年, 高校,东华理工大学自1956年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为
由东华理工大学聂逢君教授牵头,联合核工业二O八 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数十年如一
大队、核工业二四三大队申报的“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 日地开展“入地”攻关。一代代东华理工人坚守“国家利
成矿理论与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项目瞄准国 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的历史
防安全、核能发展对铀资源的重大需求,“产、学、研、 使命,不惧地质行业之苦,专攻国防之需,在铀矿地质
用”相结合,通过理论与技术创新,在砂岩型铀矿找矿 勘查与采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沉积盆地
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成果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与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项
学技术奖一等奖”,也是该校首次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 目就是其中之一。
会的最高奖项。 聂逢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
限公司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
服务特需,实现铀矿勘查战略大转移 项目、中央地勘基金、生产单位项目等项目群的资助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 下,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耗时12年,实现了
代初,我国铀矿探明储量排在世界前十名以外。在我国 铀矿成矿理论与找矿关键技术的突破。此时,铀矿勘
铀矿分布版图中,南方多为硬岩型铀矿,北方多为砂岩 查技术和储量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项目正契合
型铀矿。我国铀矿资源规模小、品位低、选冶难度大, 了铀矿勘查国家战略大转移 :南方硬岩→北方砂岩。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