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核能22年第2期0519最终
P. 32
科学技术奖
图2 绿色地浸铀矿山
名小卒。团队负责人苏学斌组织技术攻关,经过无数 存CO 2 的同时提取了铀,这项国际最先进的铀提取技
次失败-试验-再失败,二氧化碳(CO 2 )和(O 2 )氧气, 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吸引了国际原子能
人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两种气体,对铀的选择性好, 机构和众多铀资源大国的目光,国际同行纷至沓来。
变成了只取上将军首级的利器。CO 2 和O 2 作为绿色的 团队先后承办地浸采铀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培训30
浸出剂,安全环保,对环境影响小,极大提高了地浸采 多个国家相关专业机构技术人员200多人次。
铀的本质安全度。 以CO 2 和O 2 地浸采铀技术为主,建成了我国首个
携2.0版青龙偃月刀,团队移师松辽。位于松辽草 千吨级铀矿大基地——新疆伊犁铀矿大基地,接连荣
原腹地的科尔沁,是我国优质奶牛——西门塔尔牛的繁 获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
育基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曾是对 矿山”称号。通辽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即将建成,树立我
科尔沁草原的真实写照。没有露天矿山的巨大采坑的 国铀矿冶新标杆。
重型运输汽车,也看不到井下矿山的竖井和天轮。如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
不是四个白色储气罐上“中国铀业”的标志,很难想象这 院原地浸出采铀创新团队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
是一座铀矿山。玉米地里,隔二三十米,一根约手腕粗 工程设计与应用协同,到产学研用强强联合,铸就了“求
细的软管通过钻孔把溶有CO 2 和O 2 的水溶液注入地下, 实 创新 开放 进取”的团队精神。新的历史时期,团队
只在地上露出尺许的弧度。就是这些玉米地里若隐若 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心系“国之大者”,踔厉奋发、
现的、或白色或黑色软管,联通地上和地下,把铀从数 笃行不怠,构筑创新高地,为保障国家国防和能源安
百米地下提取出来,进而成为核电发展的宝贵原料。 全、实现核工业强国战略贡献中国智慧。
CO 2 和O 2 地浸采铀,把温室气体CO 2 注入地下,封 (作者单位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