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2 - 2019congshu
P. 412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二卷)



           5  关键敏感设备技术管理




           5.1  关键敏感设备的识别


               关键敏感设备的识别是关键敏感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它不但是一项技术含
           金量较高的工作,同时也是关键敏感设备最基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关键

           敏感设备和部件识别的完整性,也影响到关键敏感设备管理的最终效果和目标的
           实现。
               为帮助和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能完整、系统、科学和有效地识别关键敏感设备,

           核电厂关键敏感设备管理组织编制了相应的关键敏感设备和部件的识别导则,根
           据设备制造厂的设计要求和电站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基于设备失效后对机
           组带来风险和后果,导则给出关键敏感设备的影响因素和识别准则。

               为了保证关键敏感设备、部件的正确识别,核电厂还对关键敏感设备的识别流
           程和人员的资格进行规定,包括所学专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技术工作的岗位

           等级、所具有的技术职称、所需要进行的培训等方面。此外,还对识别人员进行相
           应的管理要求和识别方法的培训。
               核电厂对识别出来的关键敏感设备,按设备所属专业分类汇总,如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仪控设备等,形成了关键敏感设备清单,清单需要本专业最高岗位的专
           业技术人员的审查确认。


           5.2  关键敏感部件的识别



               在核电厂运营过程中,无论是预防性维修或突发性的设备失效,当部分关键敏
           感设备的备件缺乏,或其库存量不充足时,便会影响到关键敏感设备的维修,从而
           影响到关键敏感设备的可靠性,甚至其可用性。故识别关键敏感部件,并准备足量

           的备件,对于维修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关键敏感部件的识别,是保证关
           键敏感设备可维修的前提,是关键敏感设备维修相配套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敏感备件在制造厂的制造质量及在电站仓库的存储质量也是极其重要



           402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