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07
ਆ߶ၰσิσ
括干流、支流、分支流上人工筑坝形成的湖泊)内共有 20 座核电厂,33 台机组。
法国内陆 8 条主要河流上建有 15 座核电厂,内陆机组约占 65.1%。加拿大内陆机
组占 85.7%。俄罗斯内陆机组占 58%。
内陆地区发展核电具有安全保证。我国核电技术按照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制定了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更为严格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废气的排放标
准,实行严密的核安全管控,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与滨海核电厂一样,内
陆地区核电厂的工艺系统和构筑物等对放射性物质做到能包容、能封堵、能储
存、能隔离、能处理,使得放射性物质不超标向外界排放,完全满足我国法律法
规的要求。
2 必要性
发展核电是湖南省等内陆省份解决能源缺口、缓解低碳发展矛盾的战略选择。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未来电力供需缺口增大,未来能
源消费总量及人均能耗在数量上将有显著提升。同时,各内陆省份减排压力巨大,
发展面临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的双重压力。发展核电是湖南等内陆省份解决
能源问题的战略选择。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
核电机组大容量、高效率、清洁环保的优势适应湖南等内陆省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的客观需求。
在内陆地区发展核电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未来能源供给
安全方面,内陆地区能源供应的特点是缺少稳定可靠的基荷能源,我国储能手段无
法满足内陆地区电力削峰填谷需求。目前成熟的储能以抽水蓄能最佳,然而蓄水
储能建造周期长、内陆地区大中型水电基本开发完毕,未来发展空间小,到 2030 年
最多只能达到 1 亿千瓦,无法满足我国到 2030 年具备 12 亿千瓦规模的新能源装
机量,匹配2亿千瓦的蓄水储能的要求。同时化学储能的经济性、安全性仍不成熟,
无法满足大规模、长时间的储能需求。
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