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中国核能核能年鉴2017.indd
P. 133
法律法规
施放射性固体废物年产生量可合理达到尽 及调试的质量,为运行阶段设备安全运行
量低。 及废物最小化奠定基础。
附录 A 给出了世界主要核能国家压 3.1.8 核设施设计单位应结合废物最
水堆核电厂单机组废物包年产生量及美国 小化技术发展及国内外运行经验反馈,优
和欧洲核电厂用户要求文件对新建压水堆 化设计方案,推进废物最小化持续改进。
核电机组废物包年产生量要求。 3.2 从源头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以下以压水堆核电厂为例,给出从源
3 设计和建造阶段废物最小化 头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的方法,其他核设
施可供参考。
3.1 一般要求 3.2.1 系统设计
3.1.1 应通过合适的设计措施,从源 3.2.1.1 通过采用长周期燃料循环、提
头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使放射性废物 高核电厂可用率(负荷因子)等措施,减
产生量可合理达到尽量低。 少放射性废物产生量。
3.1.2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防止 3.2.1.2 通过优化设计(如用控制棒替
放射性污染扩散和材料的活化。 代通过反应堆冷却剂硼浓度变化调节反应
3.1.3 应优先选用有毒有害成分少便 性),减少反应堆冷却剂的上充和下泄,
于后续处理的材料,为废物的最小化创造 减少需后续处理的废液量。
条件。对可复用的物料应提供再循环的技 3.2.1.3 通过合理设置辐射分区、合理
术手段。 组织气流、物流方向、设置放射性污染监
3.1.4 应结合厂址核设施建设规划, 测装置等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
以废物安全处理和处置为目标,统筹考虑 3.2.1.4 通过优化设计,合理确定设备、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贮存设施,选择安全可 管道和阀门的数量。
靠的最小化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制定本 3.2.1.5 提高盛装放射性物料系统的密
阶段废物最小化目标值。 封性能,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3.1.5 应提出便于设施退役、实现退 3.2.1.6 对于可能被放射性污染的混凝
役废物最小化的技术措施。 土和其他材质的表面采用耐腐蚀、耐辐照
3.1.6 核设施安全分析报告中应包括 涂层或钢覆面。
废物最小化相关内容。附件Ⅰ给出了压水 3.2.1.7 对于蒸汽发生器排污水、核岛
堆核电厂初步和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中废物 通风系统凝结水及常规岛液态流出物,需
最小化相关内容,其他核设施可参考。 经收集后监测排放,若经分析放射性活度
3.1.7 核设施设计、建设单位及各级 浓度超过排放控制值,送往废液处理系统
建造承包商应积极开展废物最小化知识和 进行处理。
技能培训,提高核设施设计、建造、安装 3.2.2 设备选择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