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zghn202101.indd
P. 60

工作研究












                                               表 :不同类别市场公众影响因素概览
                 国家类别                 国家描述              外部环境特征                               公众主要关切因素
                                                        政治体制稳定
                                                        公众接受度高
                                                        核认知普及度高
                                                        核设施开放程度高                             能源供给安全
                                                        核能人才储备丰富                             电价稳定性
                            有明确核电发展需求的发达国家,
                   I类                                   核工业体系完善                              信息透明度
                                   如法国、英国等
                                                        独立的公众沟通机构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企业社会责任强                              环境影响
                                                        NGO影响力大
                                                        环保意识强
                                                        寻求低碳清洁能源( 对抗气候变化 )
                                                                                             能源供给安全
                                                        政治体制较稳定
                                                                                             电价优势
                                                        核认知普及度不均衡
                            有明确核电发展需求的发展中国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
                                                        监管体系较健全
                   Ⅱ类        家,如沙特、哈萨克斯坦、埃及、                                                 置
                                                        有一定核人才储备
                                       南非等                                                   环境问题
                                                        有公众沟通机构( 兼 )
                                                                                             核技术
                                                        寻求能源结构转型( 国家战略能源 )
                                                                                             国际供应商选择
                                                        政治体制脆弱
                                                        公众接受度低                               核事故
                                                        监管体系不健全                              核辐射
                            有核电发展意愿的发展中国家,如 核人才匮乏                                            能源选型
                   Ⅱ类
                                   菲律宾、印尼等              基础设施落后                               环境问题
                                                        工业化水平不高                              项目资金
                                                        无公众沟通机构                              就业保障
                                                        寻求填补能源( 电力短缺 )


                  聚焦能源转型解析,增进公众对核能的理性化认知                        负担。能源转型应考虑长周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综合

                  无论是从对抗气候变化或从发电成本角度出发,核                        考量经济目标和技术安全,而核能的益处正在于其无需
              能市场都正面临着来自间歇性低碳可再生能源的挤压。 储存电能,可提供大量基荷,保证大型、互联电网的安
              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容易倾向                          全。此外,其对气象条件无依赖性,能稳定持续供应电

              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事实证明,选择发展间歇性可再生                          能,以满足不断攀升的用电需求。从上述案例也可以看
              能源多着眼于近期能源转型目标,以期迅速填补低碳能                          出,公众在考虑能源结构转型时通常缺乏相关认知,建
              源空缺。然而,以短期为导向的决策会对国家的能源转                          议相关方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公众在能源问题方

              型战略产生误导,出现能源结构的现实问题。比如,间                          面的教育交流,做好沟通策略与导向宣传,使公众能够
              歇性可再生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等 )对外界能量供给                        理性客观地分析判断,以达成最终共识。
              依赖度高,且多需要通过化石能源作为备用电能,其间                              完善核法律制度体系,压实各利益相关方责任
              歇性的特征也难以维持电网供求的平衡,从而加重电网                              高度的核安全性是实现公众接受的重要基础,安全




           58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