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zghn202102.indd
P. 44
产业聚焦
曹锐(右三)在产品发运会上
术——“华龙一号”。 入了核动力院反应堆结构研究室 十点多回去睡觉,第二天一早再继
笔记本的所有者——当时30岁 工作。化工机械专业出身的曹锐, 续画。”整整一个多月,两个人趴
的曹锐,作为反应堆结构专业的代 对反应堆的概念基本属于一片空 在图板上。整个核动力装置的系
表参会,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 白。“参加工作后,遇到了几个好 统、主设备、管道,全在这张1米
记录者。 老师,言传身教地带我”。游德戌、 x0.8米的图纸上。画完后,曹锐
关建维、张振亚、张凤林、谢重等 对反应堆装置才有了比较深刻的
一张手工画制的三维轴测图 老师将反应堆结构知识一点一点 了解,算是入门了。
只有如饥似渴地学习,才能云 传授给了曹锐,并给了曹锐和同事 秦山二期核电站是“华龙一
程发轫。对于初出茅庐的曹锐亦是 一个任务——画一张反应堆装置 号”的设计基础,也是核动力院进
如此。 的三维轴测图。 入核电领域的里程碑。秦山二期
曹锐入门核动力装置系统, 当时,刚入职的曹锐还没有宿 时期,和法国签订了咨询包,曹锐
始于一张三维轴测图。 舍,在工会图书室的仓库里住了半 有了去法国咨询和学习的宝贵机
1989年的秋天,从成都科技 年。“宿舍和办公室在一栋楼,也 会。那是 1995 年,去法国非常不
大学(现四川大学)毕业的曹锐,进 方便。我吃完饭就去办公室画,到 易,代价也高,曹锐压力很大。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