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zghn202102.indd
P. 41

创新团队奖













              和概率方法的应用、发震构造与弥散地震评价、我国核                          分析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方面已处于国内领跑地位,
              电厂设计基准限值以及设计输入地震动确定等重要技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核

              术环节,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核电厂地震安全评价技                          电厂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获2016年中国核能行业
              术准则以及与抗震设计相关的安全要求。                                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代核电钢板混凝土组合结
                  二是团队较全面地对我国沿海地震海啸灾害进行                         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17年中国钢结构协会
              了研究,确定了影响我国沿海核电厂址安全的地震海啸                          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提高第三代核电结构抗震安全性

              震源模型及参数 ;开发了分析越洋及近场地震海啸传                          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
              播的数值模拟平台,并编制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图。                          奖。因为贡献突出,潘蓉2016年获得原环境保护部专

                  三是团队系统地研究了核电厂址审查地震的确定                         业技术领军人才荣誉称号。自成立以来,团队在核工程
              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核电厂址的地震安                          领域核心以上期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国家标准2
              全裕量评估的思路方法 ;建立了完整的外部水淹裕量                          部、专著7部。2020年该团队获得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
              评估工作流程,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以场景评估法为主、                          能科技奖“团队创新奖”。

              辅以PSA的水淹裕量评估方法。
                  四是团队开展了钢板-混凝土结构构件系统性试验
              研究,构建了钢板-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体系,创新提出

              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提出钢板混
              凝土屏蔽厂房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形成国家标准《核电
              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GB/T51340-2018),填补
              我国核电厂钢板混凝土设计应用标准化的空白。
                                                                团队成员合影
                  五是团队深入航空维护基地,通过实地扫描和模型
              转化,创建了可用于结构撞击分析的精细化商用飞机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9年,国
              型及信息数据库,为模拟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撞击荷载、                          家核与辐射安全技术研发基地一期已经建成,内涵建设

              撞击参数以及设计对策,建立了考虑飞机撞击效应时的                          正加紧实施,国家核电发展战略与核安全技术需求也为
              荷载设计标准,解决了我国核电站结构抵御飞机撞击作                          团队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
              用的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核安全局编制                          潘蓉坦言,“核安全永远在路上,技术创新永远无止境”,

             《核电厂抗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评价管理办法》提供                           团队将牢记我国核工程建构筑物领域“安全守护者”的
              了技术支持。                                            初心和使命,瞄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能安全研究、核
                                                                电建造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等领域继续攻关,在生态环
              提高技术能力  助力核电安全监管                                  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领导下,发扬“一家人、一件事,

                  十年来,潘蓉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前                        一条心”的理念和严慎细实的作风,为我国核安全治理
              行。团队在核电厂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分析、钢板混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凝土结构抗震技术、安全壳极限承载力评估和隔震性能                                    (作者单位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3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