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zghn202102.indd
P. 45
去之前,组里花了几个月的 主设备压力容器之中。10多米的 匀了吗?这是所有人一开始的想
时间,列了上百条的问题清单。 高 度 和100多吨 的 重 量, 让 这 副 法,但压力容器内复杂的水流环
“什么都问。现在看来,有些问题 “龙骨”无比刚强坚实。核电运行 境让事情变得没这么简单。“搞结
太简单了,但是没人点拨,就是想 的核心——核燃料组件,就安装在 构的人,必须有水力学的知识。”
不通。”曹锐笑着说。第一次出国, “龙骨”中。 设计工作完成后,其可行性必须
咨询费用一小时两百美金。“我们 1998 年,曹锐开始参与“华 经过一系列试验才能被证明。第
当时开玩笑说,专家上趟厕所,都 龙一号”的前身—— CNP1000 的 一次水力模拟试验,流道偏差很
要浪费我们不少钱。”对于当时月 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方案和初步设 大,只能修改设计、重新试验,直
工资只有几百块钱的曹锐来说, 计 工作。 从秦 山二 期 的 121 堆芯 到确定合适的参数。
天价的咨询费让他一分一秒都舍 到 CNP1000 的 177 堆芯,这个变 在堆内构件的研发过程中,会
不得浪费。回国以后,为了给专 化给堆内构件的设计带来了极大 碰到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当初做
业组的人分享和学习,曹锐主动 的挑战。多加了 56 组燃料组件, 驱动线试验的时候,安装完成后要
把法国人提交的两万多字的英文 牵一发而动全身,堆内构件的很 检查接口尺寸才可以封盖做试验,
咨询报告翻译归档。 多细节都要进行全新的设计。 结果发现有20多毫米的误差。”曹锐
直到秦山二期发电以后,曹 “堆内构件的设计,是一个多 说。他按尺寸链去计算,结果证明
锐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已将核电知 学科联合的工作。”堆芯设计专业 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时他提出
识融会贯通,从摸索前进到真正 要提供燃料装载方案,从而确定堆 了各种假设,都一一被推翻,一找就
入行,从跟着法国人学习到自主 内构件控制棒导向筒的数量 ;屏蔽 是两个多月。他把驱动棒控制机构、
设计,将体会、经历转化为攻坚克 专业需要计算压力容器的辐照寿 燃料组件的图纸、文件都拿来,想要
难的智慧和法宝。正是一批像曹 命,从而设计屏蔽措施,保证压力 从根本上找问题。当时行业内还没
锐一样,从秦山二期成长起来的 容器所受辐照损伤在允许范围内 ; 有自己的燃料组件,组件是从法国
设计人员,成为了日后让“华龙一 为了保证流场分布均匀,热工水力 进口的,图纸上很多数据都没有。
号”腾飞的主力。 专业计算必不可少 ;力学专业又要 “张凤林老师就把去法国学习
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中国 提供强度、刚度、流致振动等一系 的笔记,有关尺寸方面的内容,他
的核事业从一片荒芜中起步,走到 列计算结果…… 都记得特别详细,一大摞笔记本直
了今天。 设计工作千头万绪,每个参 接抱给我。”曹锐也没有辜负老前
数的设定都要煞费苦心。堆内构 辈的无私和期许,拿着笔记本,将
一份埋藏许久的设计方案 件下面有两层板,板上有很多流 燃料组件的尺寸、结构相关知识,
“给堆芯建一个安全的家。”这 水孔,设计要求每个孔流量的偏 深入地学习了一遍。但没想到的
是曹锐对他所从事专业的概述。 差要在 5% 以内。每一个孔道都 是,有了法国人的详细数据,还是
堆内构件位于反应堆一回路 开一样大,不就可以保障流量均 没能解决问题。最后,曹锐偶然发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