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zghn202104.indd
P. 41

式。把它同国际上的一些引进技术模式作简要对比。                           跟随模式很难拿到主导权。
                  德国( 西门子、AEG )引进美国西屋、GE的技术,

              基于已有的研发成果,采用技术与引进技术相融合、研                          三、福清5号工程创新攀登,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发设计的新机型,称为内外技术融合式的引进模式,效                              中国“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海外首堆”
              果很好。研发出的机型性能,甚至超过了老师——美国                          巴基斯坦K2,分别于2021年1月30日和2021年5月20
              西屋的。但采用此模式的条件是要有较强的属于自己                           日商业运行,标志了中国已真正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

              的核心技术,自身技术基础雄厚,有可资融合的资本。 并跻身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梯队,登上了国际核电市场
              但在当时,我们不具备此条件。                                    的竞争平台。

                  日本从美国引进技术,采用合作设计、合作制造,通                           现在,世界具有成套出口三代核电机组能力的国
              过多个建设工程,逐步转让技术,逐步提高国产化率的                          家,有美国西屋AP1000、法国EPR、俄罗斯VVER、中国
              模式,也实现了国产化和自主化,但一直处于美国公司 “华龙一号”、韩国APR1400和日本ABWR,共6个国家
              的从属地位,从未成套出口过一套属于自己的机组,仅                          团队。其中,美国AP10002018年因西屋公司国内建设

              是跟随美国,出口设备、系统。在三代核电技术开发阶                          项目引发财经危机,被美国破产法院实施“破产保护”。
              段,仍然从属在美国为主的团队中跟随。后期,日本一                          母公司日本东芝宣布西屋退出国际核电建设市场,从市
              直努力推销具有自主建设能力的ABWR和法日合作开发                         场竞争平台上跌落。2020年末,在美国政府推动下,西

              的Atmia-l,但始终没有成功。日本的引进技术模式,甘                      屋又开始参与波兰、捷克等国核电建设项目的竞争,又
              当附属,缺乏主动自主开发的动力、掌握技术主导权,很                         重回市场。但日本的ABWR,最近宣布退出国际核电市
              难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场竞争。目前,参与国际竞争的有美、法、韩、俄、中5国,
                  法国采用与美国西屋公司合资,成立法美原子公                         是当前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梯队。

              司,用西屋技术建造核电站,同时“通过标准转化,建                              1.“华龙一号”通过了工程示范验证。
              立法国标准RCC,消化吸收引进美国技术的模式”,具                             福清5号,中国“华龙一号”的“全球首堆工程”,巴
              备了改进设计的能力。之后再回购美国股份,把法美原                          基斯坦K2“海外首堆”工程,分别于2021年1月和5月

              子公司变成法国独资的法玛通公司,具备独立承包出口                          实现商用,完成示范验证,创造了按计划、不延误的优
              核电站建设的能力、自主改进设计新机型的能力。开发                          异业绩,更有11台机组后续跟进。这充分证明了“华龙
              三代核电技术时,法国自主开发的N4,但投标中用户不                         一号”的安全、运行、经济可行性,达到了三代核电的

              认可。后找德国西门子合作,成功开发了EPR,达到了                         要求,创造了能按预期计划稳步建设的优秀业绩,打破
              三代要求。从技术掌握的深度和科技能力上看,法国模                          了世界三代机型“首堆工程”进度必拖的魔咒,标志了
              式逊于德国的国内外技术融合模式,但优于日本的。                           中国“华龙一号”技术成熟和管理水平的先进,毫无异

                  我国解剖式的消化吸收模式,与法国的标准转化模                        议地通过了示范验证。
              式相比,具有对核心技术消化吸收,直观、理解深刻的                              在时间上,我们比韩国、俄罗斯晚了5年。这主
              优点。二代改进机型产业化发展和三代“华龙一号”研                          要是因批准开工时间延迟所致,但我们能按预期计
              发的成功,是个鲜明的佐证。它比日本的跟随模式更优, 划建成,不失其优秀。美国的AP1000、法国的EPR,




                                                                                                                3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