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zghn202104.indd
P. 46
工作研究
重启内陆核电建设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文 宋克祥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 碳当量,增速为 2%,碳排放量前五的国家排放了全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 球 62% 的温室气体,第一位是中国( 26% ),第二位
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 是美国( 13% )。从每年的排放量来说,中国是二氧化
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这一承 碳排放的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
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 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40%以上,是最主要
事件。 的减排方面。
但要完成这一目标压力较大。欧盟、美国等从碳达 其次,中国在未来碳中和路径中面临的最大的宏观
峰到碳中和有50—60年过渡期,中国只有30年。2030— 挑战,是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 5%以上 ),
2050年,中国年减排率平均将达8%—10%,远超发达国 还将维持较长时间。经济的增长也将带来能源需求总
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比发 量的增长。
达国家2050年碳中和付出更大努力。 发展中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同样需要在能源转型
中解决。从能源系统的角度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
一、需付出更多努力 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
( 一 )承受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双重压力 然气 )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绿色能源为主导的能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
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巴黎协 ( 二 )核电可发挥重要作用
议》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 作为参与减排的清洁低碳电源,核电是除水电之外
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目前,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 稳定的基荷电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运行核
家实现了碳达峰,碳排放总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美 电机组共49台,发电量为3662亿千瓦时,占年度总发电
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 量74170亿千瓦时的比例为4.9%。在核电的利用上,我
韩国、英国和法国已实现碳达峰,已有121个国家提出 国核电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远低于法国( 67% )、俄
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罗斯( 20% )、美国( 20% )等国,但我国的煤炭消费总
2018 年全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 556 亿吨二氧化 量却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这说明对于我国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