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27

ਆ߶ၰσิσ




            1  现状与问题




            1.1  地球科学知识社会需求刚性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利用地球的基础学科。地球科学为人类利用能源
            资源造福人类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也是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选址、国土空间规划、海洋保护等领域工作推进所应必备的知识体系,因而是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由于缺乏应有的地球科学知识,在领导干部层面,
            有的领导干部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碳冲锋”“一刀切”、运动式“减

            碳”等乱作为、盲目作为现象;有的领导干部不了解资源国情,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
            面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不作为;有的领导干部对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情况不熟
            悉,导致类似于 2022 年 1 月贵州毕节在建工地滑坡致 14 人死亡 3 人受伤、本可以避

            免的地质灾害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社会层面,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
            提高,驴友、背包客、登山露营等户外运动蓬勃兴起,由于缺乏一定的地球科学、尤其是
            地质学知识,户外运动者们既不能享受更多大自然的乐趣,也难以防范野外安全风险。


            1.2  地球科学知识教育供给不足



                 由于缺乏系统性,我国社会层面的科普内容局限于地球现象的简单论述,与社
            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甚少,实用性不足。在中小学教育层面,现行人教版

           《地理》课本中,初中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高中课本包括地球主要圈层、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宇宙与地球、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等内容,仅有的地球科学知识数量少、碎
            片化,难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不用说掌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

            科学方法。现行《地理》课本内容远远超出了地理学的范畴,实用性不强。


            1.3  公民地球科学素质严重落后


                 地球科学知识是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推


                                                                                   713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