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5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75
ਆ߶ၰσิσ
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核电大国,冲刺全球第一核电强国,核电(核能)将成为我国
参与全球碳中和竞争的优势产业,宜尽早布局,使核能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碳中和竞
争的核心竞争力。据此,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 认证核能减排作用,纳入中国核证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
体系,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性碳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我国全国碳市场于 2021 年 7 月启动,年覆盖约 4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随着我国碳减排力度的加大和国际市场碳
关税机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高能耗和出口型企业需要购买碳配额或 CCER 来
履行减排义务,现有 CCER 库存量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刺激碳价攀升。
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预测,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八大行业后,纳入配额管理的碳
排放总额规模将达到 70 亿~ 80 亿吨 / 年,CCER 缺口高达 3 亿吨以上。如将
核电纳入 CCER,按照每年开工 6 ~ 8 台核电机组的规划建设节奏,从 2026 年
开始将每年持续为碳市场输入 3 600 万~ 4 800 万吨的 CCER。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核电厂热电联供、综合利用,以及小型反应堆的减排潜力,可进一步
提高 CCER 供应量,有效缓解碳市场的供需矛盾,起到平抑碳价的作用。核电
(核能)进入碳交易体系之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建核电市场,在核电(核
能)减排量核算、验证、交易等方面将积累丰富的基线数据和经验,可为未来全
球碳市场的核电(核能)碳交易提供重要参考,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定价权和
话语权。
2 认证核能低碳属性,完善核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政策环境,
享有与可再生能源同等地位和支持政策
近期,我国各行业、企业积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购买“绿电”、建设基
于可再生能源的源网荷储分布式虚拟电厂,成为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个主
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