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3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773
ਆ߶ၰσิσ
2 集中力量,久久为功,实现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跃迁
展望“双碳”目标,核电技术持续发展,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作用也将越来越
大。大型核电厂可保障电网安全,小型核电厂可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耦合助力构
筑新型电力系统,热电联供与核能综合利用可支撑工业热负荷与居民供暖实现碳
中和,微型核能装置使核能利用更加便捷,第四代核技术实现核燃料利用效率大幅
提升解决铀资源限制,聚变堆商业化成为人类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国际核能科技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 2020 年统计,全球在
研新一代反应堆型号 72 种。其中,美国 19 种,位居第一,其新一代小型先进压水
反应堆示范项目计划今年启动建设,致力于实现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耦合的核能
综合利用能源体系,其新一轮移动式微型反应堆科技专项已经启动,计划 2027 年
实现商业化。俄罗斯 17 种,其国家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项目已经并网发电,正在
积极发展铅基第四代反应堆。我国 8 种,其中,中核小型堆已经启动工程建设,高
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已经并网,国电投推出与美国竞争的新一代小型先进压水堆,中
广核推出了与俄罗斯竞争的海洋核动力平台。
建议充分利用新型举国机制优势,持续提升核能科技核心竞争力。我国通过
实施核电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了“国和一号”和高温气冷堆先进型号,实现了产业
升级跨越。在此宝贵基础上,建议延续当前重大专项管理模式,建立长期核能科技
投入机制,尽快部署核能领域新一轮科技重大专项。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家基础
科研资源统筹机制,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加强环保部、能源局、科技部、科工局、财
政部等部委联动协同,进一步统筹国内核能领域现有基础科研资源,抓紧建设超
高通量堆和配套的核能基础科学研究装置,加速新型核燃料和材料研发,促进智
能化、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新一代核电设备研制,形成高水平自主创新基础设
施保障能力。
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