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中国核能核能年鉴2017.indd
P. 170
特 载
热量传输至最终热阱。 6.3.3 安全壳隔离
6.2.7.3 在比设计基准自然灾害(由厂 6.3.3.1 在依靠安全壳密封性,防止放
址危险性评价确定的)更严重水平下仍能 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超过可接受限值的
够实现传热功能。 事故中,贯穿安全壳且属于反应堆冷却剂
6.3 安全壳结构和安全壳系统 压力边界组成部分的或直接与安全壳大气
6.3.1 安全壳系统 相通的每根管线,必须能自动且可靠地封
必须设置安全壳系统,以保证或有助 闭。
于核动力厂实现以下安全功能: 6.3.3.2 贯穿安全壳且属于反应堆冷却
(1)在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下包容 剂压力边界组成部分的或直接与安全壳大
放射性物质; 气相通的管线,必须至少串联设置两个合
(2)保护反应堆使其免受外部自然 适的安全壳隔离阀或止回阀,并必须配备
事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适当的泄漏探测系统。通常应在安全壳内
(3)在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下屏蔽 外各设置一个安全壳隔离阀或止回阀,安
辐射。 全壳隔离阀或止回阀必须尽实际可能地靠
6.3.2 控制放射性从安全壳释放 近安全壳,每个阀门能够可靠和独立地动
6.3.2.1 安全壳的设计必须能够保证从 作及进行定期试验。如采取其他的设置方
核动力厂向环境的任何放射性释放是可合 式则应论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在运行状态下不 6.3.3.3 对于仪表管线等特定类别的管
高于监管排放限值,以及在事故工况下满 线,或在应用第 6.3.3.2 节中所述安全壳
足可接受的限值。 隔离方法将会降低包含安全壳贯穿件的安
6.3.2.2 安全壳结构及影响安全壳系统 全系统可靠性的情况下,可允许第 6.3.3.2
密封性的系统和部件的设计和建造,在安 节中所述的安全壳隔离要求存在例外情
全壳的所有贯穿件安装完成后和在核动力 况。
厂运行寿期内,必须能够进行泄漏率试验, 6.3.3.4 贯穿安全壳,但既非反应堆冷
并在安全壳的设计压力下能够进行泄漏率 却剂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又不直接与安
试验。 全壳内大气相通的管线,必须至少设置一
6.3.2.3 安全壳贯穿件的数量必须保持 个适当的安全壳隔离阀。安全壳隔离阀必
尽实际可能的少,所有贯穿件都必须满足 须安装在安全壳外侧,并尽实际可能地靠
与安全壳结构本身同样的设计要求。必须 近安全壳。
保护贯穿件,使其能够承受由管道位移引 6.3.4 安全壳的进入
起的反作用力,或承受诸如外部或内部事 6.3.4.1 运行人员必须通过若干道气封
件产生的飞射物、喷射力和管道甩击引起 闸门进入核动力厂安全壳。这些闸门是联
的事故载荷。 锁的,以保证反应堆功率运行和事故工况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