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7 - zkcs2020.indd
P. 377

两会代表委员、提案(2020)




           由之路。因此,“核工业新基建”的发展恰逢其时,更需要快马加鞭。
               数字化是保证核工业安全高效建设、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而仪控是数字
           化核心,是核工业的大脑神经控制中枢,对核工业安全高效运行和核安全至关重

           要。核仪控是工业控制的皇冠,摘得此皇冠就赢得了工业控制的安全和发展。因
           此 , 以核仪控为核心的核工业数字化安全自主可控和装备国产化意义重大。



           2  现状和问题



               当前,国内包括已经投运的 47 台核电机组在内的核工业数字化仪控以美德法
           日进口品牌为主。在建、签订供货合同和将要建设的约 30 台核电机组、核燃料循
           环后端大厂等仪控国产化工作虽然已经迈出一大步,但无论在核心技术还是技术

           积累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其中使用的中高端的芯片、操作
           系统、服务器、仪器仪表、分析仪表、电缆及连接件等仍然为进口品牌,核心的数据

           库技术、核心算法和安全管控软件仍然依赖西方,依然被“卡脖子”,仪控的安全可
           控和装备国产化任务艰巨。
               此外,一般核电机组平均寿命近 60 年,而仪控平均寿命约 15 年,因此对现役

           运行核电机组数字化仪控改造的任务紧迫而繁重。核工业全产业链上安全可控的
           仪控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当前全球爆发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的冲突和去全球化趋势,特别是美国与我国在核仪控相关领域的竞争,甚至可能会
           导致国外封锁关键技术、产品和零部件,对核工业产业链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倒逼
           核仪控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进程。

               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后 40 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仪控行业的研发和制造水
           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研究院所、国
           企和民企引进吸收或自主开发了核仪控产品并应用在核工业。相关厂家已有自主
           的数据库及安全管控产品应用在其他工业领域,完全具备条件联合开发适用于核




                                                                                 36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