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zkcs2020.indd
P. 389

两会代表委员、提案(2020)




           重点分布在内蒙古、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
               多年来,伴生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部分企业自己
           建设简易的填埋库进行填埋,还有部分企业自己建设简易的暂存库房进行暂存,甚

           至有少量企业转卖给其他企业再利用。这些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伴生放射性废
           物的放射性风险,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很大的辐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伴生放射性
           废物中还存在一定含量的天然铀资源,而天然铀是我国的战略资源,对这些废物进

           行简单的填埋,也无法实现铀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再利用。
               伴生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明确。涉及伴生放

           射性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等,并且仅对处置形式提出基本要求,明确具体管理要求的较少,缺失配套的技术
           规范。伴生放射性废物涉及资源、能源、工信、发改、环保等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各

           行业管理部门对其管理职责尚不明确,废物处置的体制机制上还有一定欠缺。


           2  建议



              (1)尽快出台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伴生放射性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起步较晚,虽然在伴生矿监管
           标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部门分工、市场主体、资金来源、监管要求等方面还
           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法规政策。建议尽快出台《伴生放射性辐射安全管理条例》等

           相关法规,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提出管理要求、制定管理措施,推动伴生放射性废
           物的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工作。
              (2)加大科研投入,突破技术难题

               鉴于伴生放射性废物涉及行业类型多、物理性状各异、放射性水平差别大等原
           因,伴生放射性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面还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包括综合利用工艺、处置场所的辐射安全控制、遗留废物的整备与场地治理等,都
           需要开展大量的科技攻关。建议加大科技投入,研究伴生放射性废物综合利用、环
           境修复治理工艺技术,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双赢。




                                                                                 37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