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4 - 2019congshu
P. 484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二卷)
口。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开始利用中核集团下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1 研
究堆、492 游泳池堆和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493 实验堆等开
展放射性同位素原料及其制品研制,曾经生产供应过钼 -99、碘 -131、碘 -125、
锶 -89、磷 -32 等 70 余种放射性核素,后都因反应堆的退役以及生产稳定性不够
等原因,停止了放射性同位素供应。2000 年以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 492
堆上采用间隙回路法生产碘 -125,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 493 堆上开展部分的
放射性同位素的研制生产,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绵阳堆上也在开展放射性同位
素的研制生产,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利用秦山核
电厂 CANDU 堆,研制生产工业辐照用钴 -60 放射源。当前,能够稳定供应市场的
反应堆辐照放射性同位素只有钴 -60。
2 存在问题
1)对于部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国内可利用生产的研究堆有中国原子
能科学研究院 CARR、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493-2,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
绵阳堆,中核集团在相关同位素产业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
为专业化的生产、营销平台,但由于各家反应堆军工任务资源分散以及投资渠道等
约束,很难做到国内多堆统筹协作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堆使用又不能满足稳定的
市场供应。
2)中长期看,中国可用的反应堆能力不足,锎 -252 等关键战略性放射性同位
素的生产,需要高通量反应堆,现有反应堆无法满足此要求。
3)同位素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同位素产业相比于国外仍然存在技
术差距,很多同位素依然完全依靠进口。一旦国际关系紧张,同位素产品作为高技
术产业将首当其冲,很可能会断供。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