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zghn202104.indd
P. 25

设备近200台/件,攻克球形
                                                                                       燃料元件在长距离复杂管路

                                                                                       条件下的气力输送、燃料元
                                                                                       件与流道设备兼容性等行业
                                                                                       难题,又历经10个月组织实
                                                                                       施26项系统调试试验,顺利

                                                                                       完成燃料装卸系统调试阶段
                                                                                       所有试验项目,成功验证了

                                                                                       我国首次设计研发、具有完
                                                                                       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装卸
                                                                                       系统具备长时间连续运行的
                                                                                       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该系

                                                                                       统调试过程中,中国华能培
              系统多数核心设备都是世界首创的非标设备,为研制好                          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调试人员。他们不仅掌握
              这个核心系统,中国华能作为产业链“链主”,组织项目                         系统运行与调试方法,还对系统内特有设备的工作原理、

              攻关团队打响了一场汇聚众智的攻坚战。设计单位清华                          构造有着更深入的了解,经历了调试期间故障及缺陷的
              大学核研院对燃料装卸系统中所有类型的非标设备及                           处理过程。他们增强了对系统的理解及缺陷分析能力,
              部件都进行了样机研发,开展了燃料装卸试验装置(TF-                        为日后燃料装卸系统的可靠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FHS)和燃料装卸工程试验装置(ETF-FHS)两个综合性                         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和燃料装卸系统研制只

              台架的冷态和热态工程试验,其中,冷态试验( 含样机的                        是高温堆示范工程近9年攻坚路上的一个缩影。在国
              单机与联机试验 )累计运行球40多万次,热态运行连                         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国华能坚决扛起
              续无故障 500小时超过10万球次,验证了系统工艺、                        使命责任,把示范工程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自主创

              流程、控制逻辑、设备与部件、安装布置的可运行性。                          新的“头号工程”,与清华大学、中核集团、科研院所等
              核心设备制造单位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与清华                           单位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深入开展“党建引
              大学、东方电气等设计、制造团队精诚合作,成功解决                          领、聚力攻坚”专项行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

              了燃料输送转换设备和卸料装置大锻件箱体密封面堆                           了一系列世界性、行业性“卡脖子”关键技术,完成了一
              焊和精密加工、磁力传动机构在高温高压工作状态下                           大批原创型、创新型技术的工程转化验证,形成了一整
              的密封传动、无油润滑、隔离和精准运动控制等重大                           套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实施机制与管理经验,培养出众多

              制造技术难题,突破了设备制造的技术瓶颈。业主单                           核电创新人才,以强烈的责任担当铸就“大国重器”,为
              位华能石岛湾核电精心组织开展系统调试工作,提前发                          巩固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领先地位、推动高水平科
              现碎球分离装置等输送转换类设备卡球故障等问题,历                          技自立自强贡献“华能力量”。
              时1年,组织首次研发、改造燃耗测量定位分配器等系统                                  (作者单位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2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