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0 - 2019congshu
P. 470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二卷)
立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面向学生开设 20 余门实验课程,进行仿真实
训;形成了“仿真实训 + 企业实习 + 毕业设计”的多层次工程实践体系,该体系包
含了从课内实验、开放性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到最终毕业设计全
过程的实践教学。
1.4 双向师资交流模式
(1)校企教师交流研讨
中广核组织各参与高校教师定期开展“订单 + 联合”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
切磋教学经验。在苏州热工院组建了由各高校各课程优秀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
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2)企业教师走进校园
设置了企业专家授课目录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使企业教师走进校园,面向
师生授课并传授工程实践经验。企业专家授课内容包括核安全法规与监管、核电
建设工程管理、核电厂运行管理等实践性强的课程。
(3)校内教师走进企业
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进行工程化实习。以华北电力
大学为例 , 迄今为止,学院总计有 37 人次的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化实习。
2 实践效果和推广价值
2.1 探索出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自 2005 年起,“订单 + 联合”人才培养计划一直持续至今,推动了国内高校
核学科的发展。“订单 + 联合”培养合作院校从最初的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所高校先后推广至重庆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