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2019congshu
P. 287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住区,民族矛盾少。
集中共享处置对当地的贡献包括税收、就业、基础设施、技术人员等,这些贡献
无疑会提高公众对废物处置的接受度,减少“邻避效应”。
2.3 经济性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经济性是关键因素,也是很难评价的因素,同时更是企业和
地方政府最关注的因素。显而易见,处置场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在“核电中、
低放废物处置问题的经济分析”一文中认为保证低放废物处置场良性运行,必须
有一定的规模,接收 12 个以上核电运行机组的废物。
在处置场建设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固定投资,即不管规模大小,这部分投资
是相对固定的,比如选址,地面设施、监测设施、去污设施、环评和许可证申请等,
固定投资的比例大概占总体投资的 30% 〜 50%。如果不考虑集中共享处置,全国
需建设 6 〜 10 个处置场,如果集中处置,这部分费用就是分散处置的 1/6 〜 1/10。
运行费用基本上和处置场规模没有关系,用人员工资费用解释比较容易理解,一
个处置场的运行人员为 30 〜 50 人,10 个处置场要配置 300 〜 500 人,按运行 50
年计算,就要多支付 250 〜 450 人 50 年的工资。再考虑 300 年的监护期的费用,
1/6 〜 1/10 的费用节省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一个企业要建三个处置场,就要投入
三倍的钱,而采用集中处置,核电企业用于废物处置的固定费用就可能只有自己独
立建造的 1/3。
以上讨论的费用都假设工程造价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沿海和西北地区在建造
工程造价上差别很大,仅征地一项,两者就有近 10 倍价格差。由于沿海地质条件
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沿海地区工程设施造价肯定高出很多。有研究表明一个不理
想厂址的建造费用是理想厂址费用的 3 倍。典型的例证就是位于四川省的一个处
置场,修复山体滑坡就多花了 2 亿多元人民币。
集中处置方案费用增加唯一的环节是运输,运输距离会从原来的几百 km 增
加到 3 000 〜 4 000 km。但放射性废物运输费用中,距离并不是影响价格的主要
因素。废物装卸费、容器制造费、监测费、押运费、辐射防护和劳保相关费用、安分
277